问题标题:
中国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本质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问题描述:
中国文化是什么?
中国文化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本质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任林源回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天人合一的文化,是人类无比的瑰宝.
中华文化这个题目太大.简单地说,就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道、佛”三家社会教育理论.他们不是宗教,而是社会教育,是“道”.其理论著作分别汇集在《十三经》、《道藏》和《大藏经》里.宗教这个词是100多年前才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
传统文化的根本点是教育人要“孝”,从“孝”发展成“五伦十义”、“五常八德”,从而成为儒家所说的“君子、贤人、圣人”,再进一步成为道家的“仙人”,再进一步成为佛家所说的“罗汉、菩萨、佛”.
“所谓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文治教化.文化表现于事理方面,则为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科学、哲学、文艺、史学、风俗、习惯、教育,乃至政治、经济等等,可以说人类一切生活活动范围的综合体就叫做文化.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质为伦理、民主、科学.文化既然是人类整个生活的综合体,为什么……只提出这三者为中华文化的特质?因为除这三者之外,其余的好像沙与一块块的石子,而我们中华文化,却像水泥一样,能够将沙和石块凝结成一个整体.
东方与西方文化特质所不同之处,以近代来说,近世纪可以代表西方文化的是科学技能,中世纪代表西方文化的是宗教.科学技能发展到今天,人类物质生活的享受,可说已很满足了.不过人是有情的动物,且为万物之灵,除了物质的享受以外,更需要精神生活.西方人的精神生活是宗教,教徒们崇拜神圣,然各宗教之神,事权亦有差别,譬如犹太教的上帝的是主持正义,同时以惩罚恶人为事.伊斯兰教的上帝,除了惩罚恶人之外,还要赏赐善人;同时一切教徒在回教上帝之下是平等的.耶稣教的上帝和前教稍有不同,他是仁慈的、博爱的,主张宽恕他人,而自己所表现的却是非常谦卑.所以西方人的精神生活可以说是以宗教为中心.我们中华文化自古以来,所表现的都是外儒内佛,这是中华文化与西方不同之所在.所谓外儒,就是说中国社会向来是以伦常为中心,也就是我们社会能够存在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是因其本身就有团结的力量.五伦从最小的范围说是夫妇,再扩大就是家庭,家庭里面有父子、兄弟;家庭以外是社会,社会则有君臣、朋友.五伦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的根本,而以五常仁、义、礼、智、信为道德的基础;也就是说,伦常是中国人的人格;具备了这五种常道,就是取得了人的资格;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因为人具备了伦常大道.这是表现于外者.而国人内在趋向则多为佛,佛教传到中国大概有一千七、八百年的历史,到现在可以说已经纯粹变为中国的佛教,而和印度佛教不同;也就是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已和中华文化融合为一体.佛教的内容不是崇拜神,也不是崇拜上帝;佛教承认宇宙之间有神,也承认有上帝,上帝与我们的关系,在佛法上讲是平等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好像中国国民见到外国元首,他虽管不著我们,然必待之以礼.我们对鬼神的态度亦复如是.对于上帝应当恭敬,人与人之间要有礼貌,人与神之间也应有礼貌.人对于上帝当然也应该有礼貌,也就是对于一切鬼神都要尊重,因为他也有佛性.佛教所谓佛性,就是每一个人本身所具有的智慧德能.这种智慧德能是平等的,不但众生平等,众生与佛也是平等的;现在所讲聪明才智的差别,不是智慧德能有差别,而是对于宇宙人生的迷惑有深浅不同;迷惑深的就较愚,迷惑浅的就较聪明.所谓‘佛’,就是他将迷惑断尽了,而本有的智慧德能完全恢复;反之,迷而不觉,就称为众生,也可以说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迷惑颠倒的佛.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很受国人欢迎,就是佛教教义在于启发我们自己本有的心智.
刚才讲文化像一般散沙一样,必须有一种东西把它凝结起来,这种东西就是伦理—‘五伦定分’,‘八德交感’.人在社会上首先要决定名分;名分决定以后,就有应享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所谓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任何一个人都具有这些名分;在家庭是怎么样的身分?在社会上是怎么样的身分?在某一个所在身分变更,义务也随之不相同了;因此,五伦具有十义:夫义妇听、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君仁臣忠、长惠幼顺,此谓之十义.这就是说,做丈夫的必须守道义,做妻子的一定要顺从;做父母的一定要慈爱,做儿子的必须要孝顺;所谓君臣,并不一定是臣子对君王,而是领导阶层与被领导阶层;譬如经商开店,老板就是君,伙计就是臣;领导人一定要仁惠,被领导的人必须尽忠.所以五伦有十义,各有各的义务,各人有各人的本分上应该做的事情.譬如忠孝仁爱都是属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基础.伦理的重心就是孝,中国自古即系以孝治天下;在家庭孝顺父母,离家庭以外,化孝为忠,就是孝于国家,孝于民族.孝之为道,其大无外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