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地理 纳木错湖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咸水湖,湖中岛屿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观,湖的西北面陡崖上还留着8~10道古湖岸线.湖的东南部是直插云
问题标题:
纳木错湖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咸水湖,湖中岛屿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观,湖的西北面陡崖上还留着8~10道古湖岸线.湖的东南部是直插云
问题描述:

纳木错湖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咸水湖,湖中岛屿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观,湖的西北面陡崖上还留着8~10道古湖岸线.湖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完成8-9题.

根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有关纳木错湖成因说法最佳的一项是()

A.地壳受挤压褶皱下陷

B.地壳抬升受挤压褶皱下陷和冰川作用

C.冰川作用

D.先冰川作用,后地壳断裂下陷

宁春林回答:
  A、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此处海拔较高,应该有冰川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喜马拉雅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后经过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措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三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纳木错湖面现在的海拔4718米.海拔较高,有冰川作用影响该地区.所以纳木错湖的形成过程是:地壳抬升--挤压褶皱--下陷--冰川作用,故正确;   C、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应该有下陷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喜马拉雅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后经过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措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三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纳木错湖面现在的海拔4718米.海拔较高,有冰川作用影响该地区.所以纳木错湖的形成过程是:地壳抬升--挤压褶皱--下陷--冰川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击显示
地理推荐
热门地理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