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目。清代诗人龚自珍说他的诗“兼得于亦剑亦箫”之美,剑在放旷高蹈,沉着痛快,唐代诗僧贯体有诗道:“甲,一剑霜寒十四州。”真是剑指灵魂,气
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目。清代诗人龚自珍说他的诗“兼得于亦剑亦箫”之美,剑在放旷高蹈,沉着痛快,唐代诗僧贯体有诗道:“甲,一剑霜寒十四州。”真是剑指灵魂,气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目。

清代诗人龚自珍说他的诗“兼得于亦剑亦箫”之美,剑在放旷高蹈,沉着痛快,唐代诗僧贯体有诗道:“ 甲,一剑霜寒十四州。”真是剑指灵魂,气吞山河。箫在哀婉幽咽,柔情似水。如石涛诗云“乙,素子离离月下逢”,有一种凄绝的美。亦剑亦箫,化慷慨为柔情,转凄婉为高旷。此情此境,易水之滨送别荆轲,在白露萧萧之时,作生离之死别,高渐离击筑声起,荆轲舞剑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此境有以当此。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在那月黑风高的晚上,中军帐中,项羽挟别虞姬,“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歌在冷月下(回荡、回响),此境有以当之。

若说到画,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最得亦剑亦箫之妙,他的画可以说是笔底项羽,画外荆轲,(幽冷、幽寂)中有剑气,放旷中有箫心。《饮酒读骚图》画一人于案前读《离骚》,两目(横、怒)视,须髯尽竖,而无所不为,右手酒杯在握,似要将杯捏碎,左手持卷,狠向下压,暗含击碎唾壶之意。《离骚》在中国是忧愤壮烈的代名词,宋人说“痛饮读离骚,可称名士”,前人有“上马横槊,下马作赋,自是英雄本色;熟读《离骚》,痛饮浊酒,(居然、果然)名士风流”的说法。陈洪绶此画正有这种沉郁顿挫的意思。难怪曾珍藏此画的孔尚任在画上提跋日:“丙,年年归与说樵渔。”后来清初画家萧从云作《离骚经图》,跋文道:“秋风秋雨,万木凋摇,每闻要妙之音,丁。”

7.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放旷高蹈 哀婉 幽咽(yè)

B.自露萧萧 慷慨 唾(chuí)壶

C.上马横槊 提跋 樵(jiāo)渔

D.沉郁顿挫 抉别 跋(bá)文

8.文中括号中选用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荡 幽寂 横 居然

B.回响 幽寂 怒 果然

C.回响 幽冷 横 果然

D.回荡 幽冷 怒 居然

9.文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气吞山河 B.柔情似水 C.月黑风高 D.无所不为

10.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B.满堂花醉三干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C.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D.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刘国成回答:
  7.A8.C9.D10.B【解析】7.试题分析:题干“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