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伏尔泰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
问题描述: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伏尔泰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辨。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粱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二: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此等论调”指的是什么?阐述“此等论调”与“民权共和之说”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他高度赞赏儒学的原因。伏尔泰对儒学的认识有何局限?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4)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
卜倩回答:
(1)由梁启超的分析可见,是黄宗羲的批判君主专制学说,为近代思想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2)第一小问,“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表明他认为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