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
【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
【材料四】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具体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郭再泉回答:
(1)君权神授。实质: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天下为主君为客”,或: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进步性: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3)君臣平等共治;置相...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