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姜夔《扬州慢》用了几个典故?请详细说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
问题描述:
姜夔《扬州慢》用了几个典故?请详细说明.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未免太少了吧?我是想看看有没有超过六个的
李猛回答:
就只用了杜牧的三个典故嘛"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化出.."春风十里"是以虚拟之笔.巧用小杜诗句.尽写往日扬州的无限风光.和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凉冷落相对比."二十四桥"句则化用...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