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历史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
问题标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
问题描述: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等。

材料二 1957~1961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油料产量

糖料产量

1957

19505

164.0

419.6

1189.3

1958

20000

196.0

477.0

1563.1

1959

17000

170.9

410.4

1214.7

1960

14350

106.3

194.1

985.5

1961

14750

80.0

181.4

506.5

――引自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一五”计划把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点建设地区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7~1961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上述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4分)

龚慜回答:
  答案:(1)原因: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东北地区与苏联等国为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4分)(2)变化趋势:1957年至1958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上升趋势;             1958年至1961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较快下降趋势。(2分)主要原因:(产量上升原因);“一五”计划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产量下降原因):“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泛滥。(4分)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