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商君书?修权)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
——《商君书?修权)) |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中抽签产生)有权撤消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大会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
材料三 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取消公私债务,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保护新兴工商业者的政策措施:他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用的政治权利。材料四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史记?商君列传》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 ,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举措及共同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举措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郭鑫华回答:
(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2)举措: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军功授爵制或奖励军功。共同目标:限制贵族的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3)不同措施: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发展;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开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