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失败人物的历史故事自己不努力依靠别人最后却失败了
问题描述:
失败人物的历史故事
自己不努力依靠别人最后却失败了
胡维庆回答:
项羽失败
一、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
读司马迁《史记》得知: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英雄项羽最终自刎死掉了.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然而,真的只是时运不济使然吗?
有人说: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最后的失败.这一失败看出项羽是一个在政治上看不清方向认不清真假的人,又在险境中不能急中生智,化险为易的人,怎么能领导众人走向成功呢?
二、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
1、目光短浅、自满自得足勇少智、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
细读史书可知,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胸怀.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就算他于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于张邦、王邦、李邦.
2、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且看一下《史记》中的几个小片断:
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
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望".
既灭秦.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劝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不由意冷心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
汉二年冬.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这样的例子不必一一列举下去.
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一生的始终,他似乎并无意加以改变,这对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是他的致命伤.他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不过是一名强悍的勇士而已.
点击显示
其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