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成语中数字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问题描述:
成语中数字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胡铭增回答:
成语是汉语广袤的词林中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进展过程中,它不仅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结构,尤其沉淀了汉民族的社会传统和文化传统,显示了意在言外的深厚的价值.有些语言学家认为,成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词,这是从语法角度加以审视的结果.若从词义的角度看,一个成语的语义容量远比一个词要丰富得多.尤其是成语中的数词,众所周知,这类含有数词的成语在汉语成语词典中约有四百多条,从一到十、百、千、万都有分布,其中含有一、三、十、百、万的成语数量最大,每类都有几十条,甚至几百条.成语中的许多数词往往不是指一个数字的词义,它所表述的实际内容,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修辞的角度,而且必须从修辞的角度加以研究,才能揭示出其本来面貌,从而顺利解读成语.
一、数词修辞的基础是数字的玄化、虚化带来的象征意义
也就是说,数词虚化了原来表示数量的含义,保留了一种象征意义.
据史料记载,数词在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早在原始社会仰韶文化中便有数的刻划符号,甲骨文中的数词已相当完备,从一到十,数目齐全,而且已有十进位制,有十、百、千、万等.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商代得记数法给予很高的评价:“总的说来,商代的数字系统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及同一时代的字体更为先进,更为科学.”
数词的基本功能用于计算,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然而,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汉语的数词除了表示数量功能外,有些还兼有神秘的意义色彩,成为“玄数”,有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含有不同的意义.
由于阴阳五行理论的作用,古人把十以内的数分为两大数列,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偶数—二四六八为阴数.这两大不同的数列被附上不同的色彩.比如一三五九的玄化:
(一)“一”的象征.中国古代三大教之一道教的创始人,先秦时期思想家,老子在其著作《老子》四十二章里提出了其思想体系的核心——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有”的一般,“有”的开始.由无到有,一切始于一.中国东汉时的道家经典《老子想尔注》以道家思想注释《老子道德经》.以道为最高信仰,宣称道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灵.道既是“一”.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讲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一是统一物,二是指统一物的可分性.朱熹认为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王夫之进一步阐发了一与二的关系肯定“一分为二”是“合二为一”的基础.由此把“一”作为一切的本源,有开始和存在的内涵.并由此引申了多种含义如相同、少许.体现在成语系统,带数词“一”的成语约有二百四十条之多,是数词成语中量最多的.可见一斑、尝鼎一脔、一叶知秋、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其中的一斑、一脔、一叶、一都是事物存在的象征,存在就是一,有一就有二,有另外的一切;而长短不一、言行不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一视同仁、莫衷一是、万众一心、表里如一、如出一辙、不可一世、不拘一格、别具一格则体现了相同、同一、一样的含义;百里挑一、不一而足、不识一丁、不名一钱、九牛一毛、一字之师、沧海一粟、千里大堤毁于一穴、不越雷池一步、昙花一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其中的一、一丁、一钱、一毛、一字、一粟、一穴、一步、一现、一时、一寸就是少许的象征.
(二)“三”的象征.由三辰——日月星衍化而来.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有很大的依赖作用,而不论到哪里,尽管自然界千变万化,但日月星辰总是伴随着他们,因此产生了崇拜心理.并且由此推及气象有“三时”——春夏秋,自然界有三川,宇宙有三材——天地人,人间有三世——往世今生来世,王有三皇,祭祀有三礼.于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白虎通义.封公侯》说,王者立“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顺天道.”其中九、二十七、八十一全是三的倍数,既然是“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自然要以三为法.“三”既是变化的象征又是多的象征.比如:入木三分、三头六臂、三思而行、三六九等、三令五申、三顾茅庐、三番五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狡兔三窟、绕梁三日、约法三章、三过其门而不入.其中的数字不是表示数量的三次、三天、三回、三个等,而是象征了“多”的概念.
(三)“五”的象征.与五行说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远古人观察星象运行的结果,认为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星,比附地上提出五材,五方——东、西、南、北、中,人伦有五常,人体有五脏,饮食有五味逐渐形成对“五”的崇拜,“五”象征无所不包的观念,也代表各种观念、属性、功能.比如: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劳七伤、五颜六色、五脏六腑.其含义是修辞意义上象征的全部的表现、色彩、损伤、内脏.
(四)“九”的象征.与远古的图腾崇拜有关,蚩尤部落一向以强悍、善战著称,其图腾就是九头龙.据说这是强大、凶猛、人口繁盛的象征.由此人们用于比喻强大的部落,渐渐“九”成为所指、高、大、多的象征.比如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泉之下、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从词汇含义中去理解成九重天、九头牛,而应该从修辞意义上理解为高、多.
(五)“十”、“百”、“千”、“万”的象征.《汉书.律历志》孔颖达称“十者,树之极”故有表示完备甚至达到极点的意思.如:十拿九稳、十恶不赦、声价十倍、神气十足、胜读十年书.其中的“十拿”表示完全函盖;“十恶”所有达到极点的恶行;“十倍”、“十足”象征声价和神气达到了极点.都带有完全、完备达到极点的意思.
既然“十”已经达到了极点,已经是圆满、完备的象征,那么其倍数,其倍数的倍数自然也就有了“多”、“极点”、“包揽无余”的象征.
“百”,《说文.白部》“百,十十也.”是十的倍数,含有多的意思.百折不挠、百战百胜、百依百顺、百无聊赖、百业凋敝、百无禁忌、百思不解、百闻不如一见、百炼成钢、百里挑一、百发百中、百废待举、百读不厌、百川归海、百般刁难、百孔千疮、破绽百出.
“千”,《说文》解释:“千,十百也.”故含有表示多的意思如:千金一笑、千姿百态、千载难逢、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人所指.
“万”,《玉篇.方部》解释“万,十千也.”所以,象“百”、“千”这些“十”的倍数一样,凡有万的词其含义都有多的象征.万象更新、万物复苏、万死不辞、万寿无疆、万事大吉、万全之策、万念俱灰、万马齐喑、万马奔腾、万里长城、万古长青、万不得已、万般无奈、万无一失、万紫千红、万变不离其宗.
二、修辞方法的具体表现
(一)镶嵌作用
“逃之夭夭”只是因“逃”与“桃”谐音,用“烁烁其华”的桃花谐音为“逃跑”,而“之夭夭”只是在读音上起了把两个音节的词变成四个音节的作用.这种修辞手法就是为了使话语表述的舒缓或者郑重些,故意在原结构中加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来加以衬托.这些数词本身并失去了所属的实际含义,只在音节上体现出一种匀称、整齐.比如:一干二净(干净)、一差二错(差错)、四通八达(通达)、四平八稳(平稳)、四分五裂(分裂)、说三道四(说道)、七零八落(零落)、七拼八凑(拼凑)、百依百顺(依顺)、千奇百怪(奇怪)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