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雨中过伶仃洋 过伶仃洋,冒着细雨,甲棋逢对手上只我孤孤寂寂,航行在文天祥的温漉漉的诗行上。 “惶恐难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尽管诗人已经过了八个世纪,他举袖望故国的颤抖,仍遗落在伶仃洋里,有热泪点点,横飞竖洒,激荡不已。 云不语,雨不语。那宽袍阔带的文官正被元兵押解向死亡,伫产在一块大帆下不语。 那雾遮遮掩掩的岛,叫伶仃岛,这雨中衔一副寒霜脸的海,叫伶仃洋。文天祥叫零丁,令人叫伶仃,不管怎样写,这两个字都叫我受不住。不忍看,也不敢想。 天下伶仃人,不只你一个,偏你浮海赴义,一首诗吟得后人心疚。 我是一个九岁丧父的人,寡母领着我们三兄妹,而我是老大。“长兄若父”,我怎样在九岁十岁直至十五的肩膀上,放得住上有寡母下有弟妹的酸苦期冀? 寡母望我,我望寡母,泪眼相向;一间草房,数亩身田,天有阴晴雨雪,地有泥泞坎坷,人有势利冷眼,别人丰收时我们歉收,过节时别人满嘴油腻,我们数盘清冷。我们有永远卸不去的疲惫,有永远流不完的汗水,有永远忍受屈辱的咬紧牙关。 “长兄若父”,一个少年在风雨里摔打,支撑他的力量只是一个饥饿中不甘人后的期冀。当十六岁进工厂赚钱取工资时,望遍全厂三千人,只有我是十六岁。 一个大雨敲窗的夜,在同宿舍工友的鼾声中,我读到《过伶仃洋》,我哭了。“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洋里叹零丁”,每一字都击中我感情中最嫩薄的地方,我是那么不堪一触,我哭。 “伶仃”这两个字,是谁选的?仓颉也有_____和_______么?因而这两字才很瘦长,如一个长年饥饿的豆芽的孩子。 “伶仃”这两个音,也要用舌小心吐出,舌头粗壮的得意的人吐不出,它是那么脆弱,重一点就会变形。 从此读书怕见“伶仃”,见时故作不见。读书又受读“伶仃”——当我为我自己,也为母亲弟弟、妹妹挣扎了一天,赚得一元四角钱后,静下来,想哭的时候。 是什么叫我爱了文学?我下班就走理了文字堆里。读进躯体和宣泄出躯全的都蘸满了感情浓法的文字,一种排斥合用排斥热闹的孤零的生活。 一部《易经》圈住我,两千年前已洽谈室,我从小就在零丁洋上漂泊航行。 有人说:“孤独是知识达到崇高境界的一种状态。” “智商高的人都是孤独的人。” “孤独是一种超出了平庸与俗气的美学境界。” 说这话的,大约是被过分的热闹优苦了的人吧?大约是难得享受一下短时间的孤独之美吧? 吃含味精的菜太多,一次糖抖黄瓜就被推为最佳滋味,我理解这种心态。 孤独不好,伶仃不好。 当父亲溘然撒手入世,别把一个孤傲的孩子遗落在冷漠和多白眼看里的家族里,那么我不会跟那古代的亡国之官叹伶仃,叹也无力。 如果文天祥置身于抗击异族入侵者的人民大众和爱国勇士的汪洋里,虽自己身死,也去会叹息伶仃。 在伶仃洋里,他正被押解到一个绝望的地方去,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曾为它的广大扬眉得意,南宋却连最后一声国人的哀音也未闻,多寂寞呀。 “零丁洋里叹伶仃”,半生沉浮,一腔宏愿,尽付流水,遥对故国,究何以堪。 爱国者的孤独,悄悄地升华了我的孤苦,家国虽有别,情感却易通。血写的文字有不可局囿的穿透力,这是多么奇妙的心灵感应啊。 文天祥的伶仃别是一番至高境界,怪不得我每读心碎,世人也皆尽可一哭。 小题1: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千古传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第一自然侧面中“航行在文天祥的湿漉漉的诗行上”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漉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题3:第九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出其中的四种: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第十二自然段中甲、乙两处横线上应填入的切合文意的一组短语是()(2分)
答: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