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酷”这个词的由来?
问题标题:
“酷”这个词的由来?
问题描述:

“酷”这个词的由来?

李翼回答:
  "酷",这个词是近些年青少年流行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重要词语.当代青少年对某一个人、某一种行为表示赞赏会说"酷",如果赞赏到极点就会说"酷毙了".那么,"酷"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酷"来自《罗马假日》这个影片.女主角剪了头发后,觉得十分凉爽,就摸着后脑勺说:“cool!”电影播出后,许多女孩子都去剪了头发,并且学着女主角的样子摸着后脑勺说:“cool!”后来传入台湾,被翻译为“酷”.   "酷",英文COOL的汉语译音.COOL本来是冷的意思,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成为美国青少年的街头流行语,初期是指一种冷峻的,反主流的行为或态度,后来泛指可赞美的一切人和物.七十年代中期,这个词传入台湾,被台湾人译成"酷",意思是"潇洒中带点冷漠".九十年代,它传入大陆,迅速取代了意思相近的"潇洒"一词,成为青少年群体中最流行的夸赞语.这个词语在流传过程中含义不断丰富,现在它的含义可以表示广泛意义上的"好",并不仅仅只是表示"潇洒中带点冷漠"的意思了.虽然"酷"是"好"的意思,但青少年心目中的"酷"跟传统意义上的"好"是不同的.他们如果称赞一个人"酷",那么这个人或者在衣着打扮、或者在言行举止、或者在精神气质上肯定是特立独行、充满个性的,绝对不是老一辈人所欣赏的那种纯朴热情、循规蹈矩的"好"."特立独行、充满个性",正是"酷的精髓所在,也是当代青少年青睐和欣赏"酷"的真正原因所在.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界长期以来奉行的是一套规范化、程式化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许多青少年缺乏独立的人格和个体意识,总是被动地服从集体、服从组织,为社会无私奉献,将自我消溶在群体之中.青少年受的教育越多,掌握的知识越多,也就越来越千人一面、千人一腔.青少年的个性及个性所衍生的思想、见解荡然无存,青少年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当代社会也给予了个性极大的宽容,在承认个性、正视个性、尊重个性的基础上,还往往用"飞扬"、"舞动"这样的动感后缀来渲染个性.在这种崇尚个性的情况下,个性就成为当代青少努力追求的目标,他们主张个性独立、个性发展、个性完善,主张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他们的个性意识、个性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于是,在当代青少年的心目中,只要是展示了个人独特风采的,哪怕这种风采并不符合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也应该是美的.在他们看来,这种风采不仅表现在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精神气质方面,也表现在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方面.所以,当少年韩寒放弃学业并猛烈地抨击现行教育的时候,青少年会说他"酷";当歌手谢霆锋一脸冷漠高傲地出现在演唱会上的时候,青少年也会说他"酷"."酷"成了青少年赞赏"个性美"的一种最高的表达方式.   由于"酷"受到推崇,扮"酷"便成为了当代青少年的时髦之举."酷风"的大流行,使"酷"不免成为一种流俗.这种"酷"只注重外在表现,至于扮"酷"的人内心倒并不一定有什么相应的思想和观念,他们更多的是要一种做派,一种时尚表演.一青少年或是在发型上追求怪诞,或是在服装上追求怪异,或是在言语上追求奇特,努力使自己与众不同,然后博得"酷"的赞誉.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一些青少年不太成熟的心智,但另一方面也显出代表个性美的"酷",在青少年心目中有着极重的份量.   还有一个由英文字母组成的"IN"也是近年来青少年群体中颇为流行的一个词语,它是是直接从英语中借用过来的,表示"时髦、流行、在内"的意思."IN"是英语中表示时髦、流行的意思中最为简短有力的一个,它跟通常的说法"fashion"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随时可见的、处处可觅的时髦;它更贴近生活、更口语化.当代青少年赞赏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时入行的时候,往往就会使用"IN"这个词.如果一个小伙子对你说:"你真IN",那就是说:"你是在行的"或者"你是时尚的".与"IN"相反的词是"OUT",意思是"不时髦"、"老外"(外行、不懂)、"老土".如果一个小伙子语重心长地对你说:"同志,你OUT了",那就是说:"你跟不上形势了,该换换脑筋了.   对"IN"的赏识,表明"时尚"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的取向.也就是说,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只要是时尚的东西,就是美的,就应该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染彩色头发、穿名牌运动鞋是时尚的装扮方式,那染彩色头发、穿名牌运动鞋就是美的发手短信、上QQ是时尚的交际方式,那发手机短信、上QQ就是应该追求的交际方式.如果一个年轻人被别人评价为"OUT"、"不时尚",那他就会产生许多的烦恼和痛苦,因为他觉得别人说自己"OUT"、"不时尚"就相当于在说自己是不美的、是丑陋的.   "时尚"与"流行"有着重要的区别."时尚"肯有新潮性、前卫性、区别性和短期性等特征,这是大范围的流行文化所不肯备的."时尚"的东西往往是出现的、肯有新鲜感的东西,这是它的新潮性."时尚"往往走在流行潮流的前面,引领着流行潮流的发展方向,这是它的前卫性.追求"时尚"的人在心理上有意识将自己与社会其他群体区别开来,这是它的生;"时尚"的东西存活的时间往往是短暂的、是稍纵即逝的,这是它的短期性.所以说,"时尚"和"流行"肯有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当某一现象、某一物品由时尚走向更大范围的流行之后,同时也就成为时尚所扬弃的对象.例如,网络流行语"恐龙"、"青蛙"在刚刚问世并被少数人使用的时候,他们肯有时尚的特征;但是,当它们逐渐被大多数人使用并广泛盛行之后,它们就失去了时尚的特征,而仅仅只有流行的特征了.   追新求异历来是少年的天性,而"时尚"的特征恰好和他们的这种天性是相吻合的,"时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推崇和喜爱的东西了.可以这样说,青少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时尚的追求.纵观改革开放后的各个时期,从上世纲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穿喇叭裤、听邓丽君,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听摇滚、跳边斯科,再到九十年代末的上网聊天、极限运动,引领时尚风潮的往往就是青少年群体.同以往的各个时代相比,时尚在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当代少年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少年,由于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由于大众传媒对时尚的大肆宣传,由于时尚流变的异常快捷,青少年对于时尚消费的追求愿望级为强烈.时尚的服装、时尚的手饰、时尚的日用品、时尚的通讯工具、时尚的电脑等等,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举个例子,手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联络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厂家的不断创意,手机的功能、款式在不断地更新,时尚的新款手机不断涌现,而青少年群体往往就是时尚手机的最先有者.从青少年时尚消费不遗余力的热情追求中风们要以明显地感觉到"IN"――"时尚",在青少年心目中是多么的富有美感.   再有一个字"炫",这个字出现的时间比"酷"和"IN"要晚一些,它是随着手机的兴起而诞生的一个流行词语,最初的含义是用来形容形容彩屏手机的色彩鲜艳、绚丽夺目的.但是,随着这个词语的不断传播,它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现在经常可以从青少年的口中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