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问题描述: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金凌紫回答: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前言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但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哪一个注本都没能真正地说明老子究竟说了些什么.世界各国的注本也很多,发行量都很大,但是,中国人的经典,中国人不能悟透,何况外国人.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至今还普遍存在着老子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这些观点也是历代哲学家比较普遍的观点.历史教材是这么说的,哲学教材也是这么说的,老师讲授的时候也就讲:“有为不如无为,有用不如无用,活着不如死了.”因此,在强调“有为”的社会里,很少有人去读《道德经》,我亦是.这些年,气功能够强身健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体弱多病的我自然找一些气功方面的书来读,这便使我零星地接触到老子的学说.待到系统地阅读了《道德经》以后,真是感慨万千,哪里是老子消极、反动?分明是人们误解了老子!于是,我便产生了重解《道德经》,还老子本来面目的冲动,因此也就有了眼前的完全否定了前人歪曲老子哲学思想的《道德论》.
拙作决非人云亦云,实为有感而发.多年的默修实践经验告诉我,老子的《道德经》是真理.但是,没有高深的道的境界和丰富的哲理思维,要想真正理解《道德经》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实在是太难太难.所以,我决不敢说我理解了老子,但是,我坚信,我理解老子的思路是对的,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充分肯定也是正确的,并深切体会到整个人类价值体系的转变必将从人们真正理解老子的《道德经》开始.当然,是对是错,只要面向了读者,自有道德大师们来斧正,这也是我衷心希望的.我知道,我现在对《道德经》所作的解释还是十分浅陋的,其中的许多章节连我自己都不满意,原因就是我的学识实在是太有限,境界也太浅太浅.倘若再过十年、二十年,那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道德论》决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以说,无论是字面功夫还是哲理的体悟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可我不愿这样做.学问要靠大家做,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只要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老子的道德思想早日遍布人间,我的心愿也就实现了.
上篇道经
一章论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内涵是宇宙本原.宇宙本原含有两方面内容:一、道体(有),即“道之为物”,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二、道性(无),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最一般规律.道体、道性不可分离,二者相互对立统一,构成了宇宙的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亦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无:道性.最根本、最一般的宇宙法则是化生宇宙万物的原动力,故“名天地之始”;有:道体.化生万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故“名万物之母”.
“有”属于物质范畴,而“无”则是和物质概念相对立的概念.如果把“有”界定为具体的物质,那么,“无”就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为实,“无”为虚,道体为实,道性为虚.彼此阴阳对立,虚实相合,共同构成宇宙的始母——道.
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是现实世界最一般的存在方式.把世界的本体看作是精神的(无)或者物质的(有),都是主观片面的、非辩证的.老子的有无论是辩证本体论,即从世界的本体上确立了对立统一规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故:因此.常:常常.道性是永恒的、至诚的、无私无欲的,我欲“观其妙”,就必须“无欲”.这是说自我之性须符合道性.无欲:没有自我外在欲望.自我外在欲望即目之色欲,耳之声欲,口之味欲,鼻之嗅欲,体之亲欲和名利之欲.自我欲望在外,而妙景在内,所以,只有无外欲,才能进入客观存在的道的境界,体会宇宙之奥妙.妙:微妙、美妙,是就道境而言,是人脑透过心灵对微观世界的直观感受.这一妙境,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这一境界是最适宜的,妙境来不及应接,心笑来不及安排.其实,这一境界也就是佛祖所说的“极乐世界”、基督所宣扬的“天堂”的境界和穆圣所谓的“天启”的境界.
有欲:识道之欲.因为追求智慧是人的本性.徼:是边际、边界的意思,这里是指矛盾的对立层面.“观其徼”,就是于“观妙”之中寻求矛盾双方的本质联系,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等都属于“观其徼”的范畴.
“观其妙”是同一说,面对的是道的境界,其前提条件是“无欲”;“观其徼”是对立说,面对的是现实世界,前提条件是“有欲”.要想实现人生之“大欲”,必须从“无欲”入手.只有“无欲”,才能进入道境,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生、造福社会.“无欲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