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朱桃椎传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①,沉浮人间。窦轨之镇益州也,闻而召见,遗以衣服,逼为乡正。桃椎口竟无言,弃衣于地
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朱桃椎传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①,沉浮人间。窦轨之镇益州也,闻而召见,遗以衣服,逼为乡正。桃椎口竟无言,弃衣于地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朱桃椎传

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①,沉浮人间。窦轨之镇益州也,闻而召见,遗以衣服,逼为乡正。桃椎口竟无言,弃衣于地,逃入山中,结庵涧曲。夏则裸形,冬则树皮自覆,人有赠遗,一无所受。每为芒履②,置之于路,人见之者,曰:“朱居士之履也”。为鬻③取米,置于本处,桃椎至夕而取之,终不与人相见。议者以为焦先④之流。高士廉下车⑤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士廉每令存问⑥,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蜀中以为美谈。

选自《旧唐书•高俭传》【注】①披裘带索:形容衣着粗陋。 ②芒履:草鞋。 ③鬻:买(鞋). ④焦先:汉末隐士。 ⑤下车:官吏上任。 ⑥存问:探望,问候。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窦轨之镇益州也(镇守) B.遗以衣服(赠送)

C.桃椎口竟无言(竟然) D.多轻隐逸(轻视)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高士廉下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

B.高士廉下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

C.高士廉下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

D.高士廉下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夏则裸形,冬则树皮自覆,人有赠遗,一无所受。

②士廉每令存问,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

(4)请结合朱桃椎、高士廉的言行,分别评价他们各自的品性。

鲍钰回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C.朱桃椎始终一句话不说.竟:始终.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以礼”为介词结构,作状语,修饰“致”,其后不可断,排除A、C;“桃椎”为人名,作“不答”的主语,其前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高士廉到任后,用礼节招他来,等到他来到,走下台阶跟他说话,朱桃椎不回答,直直地看着他后离开了.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裸形:赤身裸体;自覆:宾语前置.句子翻译为:夏天赤身裸体,冬天冷了就用树皮盖在身上取暖,凡是别人赠送给他的物件,一律不接受.(2分)   ②每:常常;存问:探望问候;辄:就.句子翻译为:高士廉常常派人去探望问候,朱桃椎一看到使者,就进入树林中藏了起来.(2分)   (4)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人物的言行概括:朱桃椎是一个淡泊名利、自食其力,喜欢过隐居生活的人,他有清高自持的一面,但未免不近人情;高士廉是一个爱才之人,能够礼贤下士,求贤若渴.(5分)   答案:   (1)C(3分)   (2)B(3分)   (3)①夏天赤身裸体,冬天冷了就用树皮盖在身上取暖,凡是别人赠送给他的物件,一律不接受.(2分)   ②高士廉常常派人去探望问候,朱桃椎一看到使者,就进入树林中藏了起来.(2分)   (4)朱桃椎是一个淡泊名利、自食其力,喜欢过隐居生活的人,他有清高自持的一面,但未免不近人情;高士廉是一个爱才之人,能够礼贤下士,求贤若渴.(5分)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