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黑格尔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呢
问题标题:
黑格尔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呢
问题描述:

黑格尔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呢

迟涛回答:
  这个作为基础的假定有一个传统逻辑上的根据,传统逻辑假定每个命题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按照这种看法,一切事实都是说某物具有某性质.所以可见“关系”不会是实在的,因为关系涉及的不是一件而是?两?件事物.“舅舅”是一个关系,一个人可以当了舅舅而不知道这回事.在这种场合,从经验观点看来,这人没有由于当了舅舅而受到任何影响;如果我们把“质”字理解为撇开他与其他人和物的关系,为描述他本身而必需的某种东西,那么这人毫不具有以前所没有的质.主语、谓语逻辑能够避免这种困难的唯一方法就是讲,这事实不单只是舅舅的性质,也不单只是外甥的性质,而是舅甥所成的全体的性质.因为除“全体”而外一切东西都和外部事物有种种关系,可见关于个别的事物无法谈任何完全真的事,事实上唯有“全体”才是实在的.这点从下述事实可以比较直接地推出来:“甲和乙是两个”不是主语谓语命题,因此基于传统逻辑来说,不会有这种命题.所以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事物,因此唯独看作统一体的“全体”是实在的.   以上的议论黑格尔并没有明白叙述,而是隐含在他的体系之中,同样也隐含在其他许多形而上学家的体系中.   他是用正,反,合三方面来分析事物的.举几个黑格尔的辩证方法的实例,也许可以使这方法容易理解一些.他在他的逻辑的议论开头先假定“绝对是纯有”;我们假定它就?是纯有,而不加给它任何质.但是不具有任何质的纯有是无;于是我们达到反题:“绝对即是无”.从这种正题和反题转入合题:“有”与“非有”的合一是“变易”,所以说“绝对是变易”.这当然也不行,因为变易必得有什么东西变易.这样,我们对“实在”的见解通过不断改正以前的错误而发展,所有这些错误都是由于把有限的或有界限的某物当成好像可以是全体,从这种不适当的抽象化产生的.“有限物的界限不单是从外界来的;它自身的本性就是它被扬弃的原因,它借本身的作用转变成它的对立面.”   照黑格尔讲,过程对理解结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辩证法的每个在后的阶段仿佛在溶液里似的包含着在前的所有阶段;这些阶段没有一个被?完?全取代,而是作为全体中的一个因素而赋予它适当的位置.所以不历经辩证法的所有阶段,便不可能到达真理.   认识作为整体看,具有三元运动.认识始于感官知觉,感官知觉中只有对客体的意识.然后,通过对感觉的怀疑批判,认识成为纯主体的.最后,它达到自认识阶段,在此阶段主体和客体不再有区别.所以自意识是认识的最高形态.当然,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必得如此,因为最高一种的认识一定要是“绝对”所具有的认识,既然“绝对”是“全体”,所以在它自身之外再没有任何东西要它认识了.   依黑格尔的意见,在最好的思维中,思想变得通畅无阻,水乳交融.真和假并不像普通所想的那样,是判然分明的对立物;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假的,而?我?们能够认识的任何事物也不是完全真的.“我们能够多少有些错误地去认识”;我们将绝对真理归于某一件孤离知识时便发生这种情况.像“凯撒是哪里出生的?”这种问题,有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这答案从某个意义上说是真的,但是在哲学的意义上不真.按哲学讲,“真理就是全体”,任何部分事物都不?十?分真.   黑格尔说:“理性即对全部实在这种有意识的确信.”这并不是说分立的人是全部实在;就他的分立性来说,他不是十分实在的,但是他的实在处在于他参与整体的“实在”.随着我们变得日益理性,这种参与也相应地增大.   《逻辑学》末尾讲的“绝对理念”,是一种像亚里士多德的“神”似的东西.绝对理念是思维着自身的思想.很明显,“绝对”除思维自身而外什么也不能思维,因为除对我们理解“实在”的偏狭错误的方式而言外,不再有任何旁的东西.据他说,“精神”是唯一的实在,它的思想借自意识向自身中映现.定义“绝对理念”的实际原话非常晦涩.瓦勒斯译之如的理念的统一言,就是理念的概念,这概念以理念的本身作为对象,而且从这一概念看来,客观世界即是一理念——在这客观世界里一切规定均统一起来了.)德文原文更难懂.   不过,问题的实质并不像黑格尔说的那么复杂似的.绝对理念是思维着纯思想的纯思想.这就是神古往今来所做的一切——真不愧是一位教授眼中的神.他接着说:“因此这种统一乃是?绝?对和?全?部?的?真?理,自己思想自己的理念.”   现在来谈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奇妙特色,这是他的哲学与柏拉图或普罗提诺或斯宾诺莎的哲学的区别.虽然终极实在是无时间性的,而且时间无非是由于我们没能力看到“全体”而产生的一种幻觉,可是时间过程却跟纯逻辑的辩证法过程有密切关系.事实上,世界历史一向就是历经从中国的“纯有”(关于中国,黑格尔除知道有它而外毫无所知)到“绝对理念”的各范畴而进展的,绝对理念看来在普鲁士国家即便没有完全实现,也接近实现了.根据黑格尔自己的形而上学,我不能了解世界历史反复辩证法的各个转变这一看法有什么理由,然而这却是他在《历史哲学》(PhilosophyofHisAtory)中所发挥的论点.这是一个有趣的论点,它使人间事务的种种变革获得了统一性和意义.这论点也和其它历史理论一样,如果要想说来似乎有道理,需要对事实作一些歪曲,而且相当无知.黑格尔同他以后的马克思和施朋格勒一样,这两样资格都具备.奇怪的是,一种被说成是宇宙性的历程竟然全部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而且大部分是在地中海附近.   并且,假若“实在”是无时间性的,也没有任何理由说这历程后来的部分要比在前的部分体现较高的范畴——除非人当真要采取这样一种亵渎不敬的假定:宇宙渐渐在学习黑格尔的哲学.   据黑格尔说,时间历程按伦理和逻辑双方面的意义来讲,都是从较不完善到较完善.确实,这两种意义在他看来并不是真正区别得开的,因为逻辑的完善性就在于是一个密致的全体,不带高低不平的边缘、没有独立的部分,而是像人体一样,或者说更像有理性的精神一样,结成一个各部分互相依存、都一同趋向单一目标的有机体;这也就构成伦理的完善性.引几段原文可以说明黑格尔的理论:“理念正如同灵魂向导默久里神,真正是各民族和世界的领袖;而精神,即这位向导的理性的、必然的意志,是世界历史的种种事件的指导者,而且一向就是.按精神的这种指导职能来认识精神,便是我们当前的工作的目的.”   “哲学为观照历史而带来的唯一思想即‘理性’这一单纯概念;即理性是世界的主宰;即世界历史因而显示出一种合理的历程.这种信念和洞察在历史学本身的范围内是一个假说.在哲学领域中,它却不是什么假说.在哲学里由思辩认识证明:理性——这里不考究宇宙对神的关系,仅只这个名词就算够了——既是?无?限?力?量也是?实?体;它自身是一切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无?限?素?材与?无?限?形?式——即推动该内容的东西.理性是宇宙的?实?体.”   “这种‘理念’或‘理性’,是?真?实、是?永?恒、是绝对?有?力?的存在;它显现在世界中,而且在这世界中除它和它的荣耀而外,再没有别的显现出来——这便是如前面所说,在哲学中已经证明的、在这里看作确证了的论点.”   “知性和自觉意志作用的世界,并没有委给偶然,而是必定表现为自知的理念的样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