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
问题描述: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图1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上海是该地区最重要城市.表格为“上海最近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
1990 | 2000 | 2010 | |
1334 | 1674 | 2302 | |
0-14岁 | 9.4 | 11.5 | 10.1 |
15-64岁 | 72.4 | 76.3 | 81.3 |
>65岁 | 18.2 | 12.2 | 8.6 |
(2)根据表格数据,描述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
(3)表格显示,上海在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请说明原因.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如图2中___(A、B、C、D)图所示,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该地景观的形成原因.
范迅回答:
(1)读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数量多,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GDP总量大、经济实力强.根据图例符号,城市分布中部多,南北少.
(2)读图乙,根据图例,0-14岁人口比例1990年至2000年递增,2000年至2010年递减;而15-64岁人口比例是逐年增加;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逐年递减.
(3)2000年之后,上海经济发达,人口迁入较多,人口机械增长较多,人口增长快.
(4)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集.沿河设城,便于取水和运输.形成街桥相连的景观.
故答案为:
(1)城市数量多(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GDP总量大、经济实力强);城市分布中部多,南北少.(答出四条即可)
(2)0-14岁人口比例:1990年(四普)至2000年(五普),递增,2000年(五普)至2010年(六普),递减;15-64岁人口比例:逐年增加;65岁以上人口比例:逐年递减
(3)2000年之后,上海经济发展迅速,经济转型成功,良好的就业环境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吸引了很多的人才.
(4)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网密集(或河流众多);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水田农业发达.
点击显示
地理推荐
热门地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