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雷洛夫则用《熊与隐士》的寓言说明自己的观点: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
问题标题:
阅读下列材料: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雷洛夫则用《熊与隐士》的寓言说明自己的观点: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雷洛夫则用《熊与隐士》的寓言说明自己的观点: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的时候,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这只苍蝇砸下去……

请回答:

(1)应该如何认识知识与美德之间的关系呢?请结合上述材料予以说明。

(2)这种崇尚智慧的倾向与后来西方科学的发达有关系吗?

刘正权回答:
  答案:   解析:   (1)克雷洛夫的这个寓言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德即知识”“邪恶即无知”这些话语的含义。苏格拉底的这句话并不是说知识比道德更重要,而是强调道德的知识属性。“美德即知识”应该是知识与美德之间关系的最好说明:“美德即知识”的意思并不限于肯定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这句话中的“即”表示“等于”,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在,知识是美德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前提和条件。(2)有关系。正是这种对知识的崇拜为后来西方科学的发达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铸就了后来西方科学的发达。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