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某班以唐朝、宋代和明朝历史为主线,开展了“泽被后人,光耀世界的中国文明”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
问题描述: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某班以唐朝、宋代和明朝历史为主线,开展了“泽被后人,光耀世界的中国文明”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证明。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2)例举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
(3)依据图片可知,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黄鸿生回答:
(1)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非常活跃,唐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新罗(朝鲜)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天竺)并取回大量佛经潜心研究.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字的传播.火药于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开始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当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酝酿阶段,先进的火药武器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指南针,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的地理大发现创造了条件.
(3)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识记图片,图1中的“明、刘家港、西洋”告诉我们,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1405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故答案为:
(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等.
(2)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用于航海,为世界航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