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袁滋文言文翻译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
问题描述:
袁滋文言文翻译
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
郭琦回答:
译文:
袁滋字德深,是蔡州朗山人.他努力学习,知识广博.年轻时依附道州刺史元结,他读书能理解其中的旨意.被作为处士推荐,担任詹事府司直.有一次,他的下属官员入狱,他查实了那人的冤情.后袁被推荐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给人定罪,有失公平,害怕袁滋严守法令上报,通过权势来请求,袁滋最终没向上报告.韦皋开始招抚西南少数民族,德宗下令挑选郎官前往抚慰晓谕,其他人都害怕去,惟独袁不辞荒远,德宗当场嘉奖他,提升他为祠部郎中,兼御史大夫,赐给他金紫衣,持节充任使臣.一年多才回来,又出使有指,提升为谏议大夫.不久又授官尚书右丞,主管吏部的辁选事宜.他要求出京任职,担任华州刺史.他为政清廉宽简,从其他地方流散到他管辖境内的百姓,他都给地方让他们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为义合里.然而他专以慈惠为行事的根本,不设束缚人的条款,人们都很敬重仰慕他.百姓有过失犯法的,他都放过不予处罚.抓到小偷,有时同情他们窘迫,拿钱来赔偿他们的损失.后被征召任左金吾大将军,派杨于陵代替他.袁滋离开时,年纪大的人拦道,不让袁走,于陵派人告示大家说:“我不敢改变袁公的政令.”人们都纷纷跪拜,才让他离去,百姓没有不流泪的.宪宗开始处理国政时,任命袁为中书侍郎,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谋反,朝廷诏令袁滋任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走到半路,又凭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的身份担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这时叛军气焰正盛,加上袁滋的兄长在蜀地被刘辟劫持,袁滋害怕不能保全兄长,久久不敢前进.被贬为吉州刺史.不久,又调任义成节度使.渭地是用武之地,东有淄青,北魏博,袁严密防备,力推诚信,尽力用怀柔政策,使他们归顺.李师道、田委安害怕并佩服他.过了七年,百姓为他立生祠祈祷.袁病重,立遗嘱处理身后事,三年后,仍然有条理次序.他性情宽容平和,跟他接触的人,都感到他的诚恳,以至他的家人都难见到他的喜怒.平淡节俭地过日子.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