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玉米、小麦和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下列甲图和乙图分别是不同条件下玉米和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结果.(1)甲图中C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2)乙图
问题描述:
玉米、小麦和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下列甲图和乙图分别是不同条件下玉米和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结果.
(1)甲图中C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
(2)乙图中小麦在12时的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速率下降;结合图甲分析,玉米没有“午休现象”是因为能够___,从而保证___(C3/C5/[H]/ATP)的供应充足.
(3)下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___和___的不同而异.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PO43-的主要方式是___.如果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从而影响产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农业生产中常采用___方法进行耕种.
冬小麦 | 7 | 42 | 16 |
棉花 | 9 | 60 | 31 |
(5)科研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___等方法.
丁冬花回答:
(1)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由: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C点是玉米CO2浓度的饱和点,因此C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2)乙图中小麦在12时的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是因为温度过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暗反应速率下降.玉米没有“午休现象”是因为温度过高或干旱,叶片气孔关闭,但能利用叶肉细胞间隙的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保证C3的供应充足,所以光合作用不受影响,而C3植物小麦则不能,光合效率降低.
(3)下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作物种类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PO43-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如果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从而影响产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农业生产中常采用轮作方法进行耕种.
(4)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水华现象.
(5)科研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或诱变育种等方法.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和温度
(2)暗反应 固定细胞间隙较低浓度的CO2 C3
(3)作物种类 生育期 主动运输 轮作
(4)水华(或水体富营养化)
(5)基因工程(诱变育种)
点击显示
生物推荐
热门生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