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14分)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焉。……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
问题描述:
(14分) |
崔义烈回答:
(1)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3分)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提倡个性思考。(2分)(2)人生而平等,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3分)(3)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为主导,李的思想未对未来提出设想。(3分)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进步壮大,启蒙思想系统成熟。(3分)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和启蒙思想。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焉。”反对以孔子的言论作为是非标准;“若失却童心,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提出童心说;“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反对歧视妇女。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第二小问结合李贽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背景。(2)材料二是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直接依据材料归纳即可。伏尔泰主张人生来就是平等的;霍布斯认为“权力不是神授的,它只能来自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提出“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主张实行三权分立,避免暴君的出现。(3)明清之际的中国启蒙思想发展不完善,没有如法国一样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比中法两国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回答。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