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高中 化学 【化学常见混合物及分离高一必修一、、初中常见化学混合物及分离方法】
问题标题:
【化学常见混合物及分离高一必修一、、初中常见化学混合物及分离方法】
问题描述:

化学常见混合物及分离

高一必修一、、初中常见化学混合物及分离方法

倪晓东回答:
  初中常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提纯的基本原则:①不增原则: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杂质.②不变原则:所引入的试剂只能跟杂质反应,不能跟被提纯的物质反应而使被提纯的物质发生改变.③易分离原则:被提纯的物质跟杂质易于分离.(反映后,物质的状态不同,便于分离.)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评价:①除杂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②不引入新杂质最后都要做到最终物质为保留物质的纯净物③步骤最简单,操作最简便.④污染小或不污染环境2提纯的方法:(1)物理方法:①过滤法:适用于易容和难容的组分形成的混合物宜用过滤法.②结晶法:适用于分离可溶溶性固体混合物或除去可溶性杂质.具体方法有两种;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如海水晒盐;冷却了饱和溶液(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③蒸馏法:适用于两种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2)化学方法: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不同,通过加入(或通入)某种试剂而除去杂质进行提纯或分离的方法.(要求: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生成被提纯的物质.)①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如硝酸钠中混有氯化钠(加硝酸银)②气化法:采用加热或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转化为气体.(试剂通常采用盐酸和硫酸)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加热),硫酸钠中混有碳酸钠(加稀硫酸).③吸收法:将杂质转入溶剂或溶液中.常用来除气体中的杂质.④转化法:通过反应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⑤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或高温除去杂质.⑥溶解法:用酸或减溶液将杂质转化成液体而被除去.如铜粉中混有铁粉(加酸溶解)⑦置换法:向混合物中加入一种单质,使单质与杂质发生置换反应,而被除去.如硫酸亚铁混有硫酸铜,可以加铁粉.3常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归纳:(要求: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生成被提纯的物质.)实验目的常用方法或选用试剂1除去大量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钾加热蒸发掉大部分溶剂使食盐结晶,少量的硝酸钾仍留在溶液中2除去大量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溶于水制成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后降温结晶析出硝酸钾,氯化钠仍留在溶液中.3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或炽热的碳层.4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5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6除去盐酸盐中的碳酸根离子气化法:用盐酸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沉淀法:用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将其转化为沉淀7除去硫酸盐中的碳酸根离子用稀硫酸8除去盐酸及其盐中的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溶液沉淀9除去钠盐或钾盐中的镁离子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将其转化为沉淀.10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通入二氧化碳11除去较活泼金属盐溶液中的较不活泼金属离子用较活泼金属单质(钾、钙、钠除外)将其置换出来.12二氧化碳中混有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13除去碳酸盐固体中混有的碳酸氢盐加热14氯化钾中混有氯酸钾加热4气体干燥: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能干燥的气体酸性浓硫酸H2、O2、CO2、CO、CH4、N2、SO2、HClNH3碱性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H2、O2、CO2、CO、CH4、N2、NH3CO2、SO2、HCl中性无水氯化钙除NH3其他所有气体NH35气体的净化①多种气体杂质共存时,要注意试剂的选择和除杂质的顺序一般水蒸气最后除.②选择“洗气瓶”吸收装置,不仅要注意药品的名称,还要注意“长进短出”的原则,干燥管要“大进小出”选择的试剂只能跟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杂质,也不能使被提纯的气体转化为其他的物质.③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SO2、HCl等气体.④水:吸收HCl、NH3等气体⑤浓硫酸:吸收NH3、H2O等⑥灼热的氧化铜:吸收H2、CO等⑦灼热的铜网:吸收O2   高一化学物质除杂的方法: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点击显示
化学推荐
热门化学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综合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