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公初筮仕入馆职,即身任天下,讲求治道,博极群书,要诸体用.诗赋书法,素所善也,既谓雕虫不足学,悉屏不为,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穷天人指趣.--】
问题描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公初筮仕入馆职,即身任天下,讲求治道,博极群书,要诸体用.诗赋书法,素所善也,既谓雕虫不足学,悉屏不为,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穷天人指趣.
--张溥为徐光启《农政全书》所写序言
材料二 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极为关心.他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步入仕途之后,又利用在家守制、赋闲等各种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因此,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徐光启上海徐家汇雕像、《泰西水法》(与熊三拔共译,1612)等等.其中,《农政全书》又堪称代表.
--改编自百度文库
(1)据材料一,指出徐光启思想认识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归纳徐光启“经世致用”活动的主要表现,并说明促使徐光启取得农学成就的主要因素.
付有余回答:
(1)本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诗赋书法”“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等信息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的表现,依据材料“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讲究排灌水利建设”“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