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陆续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和港台地区也建立了沟通渠道,于是,美国文化热、日本文化热、港台文化热陆续登场。但直到1992年,中韩才正式建交。1997年,北京第一家“韩国城”在西单某大厦落成,各类名目的韩国商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遍布京城;同年,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在央视热播。一时间,韩国影视剧和影视明星风靡一时。迥异于朝鲜和欧美、日本的韩国文学以其热烈直白的风格打动了中国读者的心,引发了“韩流”。“韩流”是儒家文化与美国工业化的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了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与调和,将传统伦理与现代性的冲突、东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吸引了众多中国人。流行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宣泄渠道,韩国流行文化填补了中国民众尤其是都市消费者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空虚和迷茫。“韩流”登陆中国以来,“韩风”猎猎,“韩潮”汹涌,愈演愈烈。这7年,大批不同种类的韩国文化产品服务不断涌入中国市场;顶着奇怪发型、穿着肥腿裤子的“哈韩”队伍日益壮大;我们越来越多的文化公司已经或正在沦为韩国的打工一族。回顾这7年,韩国文化产业以一批演艺明星和偶像剧为“先头部队”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借机拓展了图书、音像制品、网络游戏、漫画以及演出等文化服务领域,并由此带动了规模壮观的电子产品、玩具、服装、饰物、餐饮等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全面登陆。与此同时,很多青少年从看韩国的电视剧,听韩国的流行歌曲,崇拜韩国的明星,发展到模仿韩国明星的服饰发型,追求韩国的商品,如手机和化妆品等。一些中国“追星族”还专门跑到韩国去会见他们心中的偶像,体验“韩流”发源地的氛围和情趣。经过7年,“韩流”早已袭遍中国,即便三四十岁的人,对安在旭、金喜善、HOT、酷龙组合及《我的野蛮女友》《蓝色生死恋》等,也耳熟能详。可见其传播速度与势头之快、之大。如今,这股滚滚“韩流”已显示出越来越强劲的势头。韩国风味的饮食店、韩国风情的酒吧、韩国风格的服装……都开始逐渐遍及中国广大城乡。不费一枪一刀之力,韩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流行时尚。染彩发、打耳洞、穿肥腿裤、交野蛮女友,只是“韩流”的外在表象。7年来,借着流行文化的彩壳,韩国正在实现逐步占领中国文化市场的目的。当曾经年少的“哈韩”一族不再年轻,当我们终于抛开外表的诱惑并经过冷静和沉淀之后,韩国文化产业冲破思想观念、产业组织和队伍建设等桎梏,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新结构、发展的过程,在我们眼前开始日益凸显,韩国人将文化服务产品打入巨大的中国市场的勃勃雄心也浮出水面。
一种文化的流行一定有它的道理,“韩流”入侵带来了韩国人的生活智慧,也暴露了我国流行文化的缺失。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反省:一些文化企业为了眼前利益,竞相引进韩国文化服务产品,为韩国企业打工,为韩国产品培养消费群体;另一方面,我们在借鉴的基础上要找到有效的市场对策:通过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同样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把我们自己的文化服务产品打出去,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面对“韩流”的成功登陆和愈演愈烈,我们理应反思、借鉴。
首先,韩国有关部门和文化产业界显然在打入中国市场之前,已有充分的调查研究,经过分析之后,有组织、有目的地逐步渗入。一方面,韩国政府加强管理协调和政策指导,并大力支持推介其文化产品的各种活动,为韩国企业进入中国搭建平台;另一方面,文化企业不断总结经验,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构建快捷方便的市场运作链。对此,我们自问:我们对目标市场是否进行过如此详细和充分的调研?是否制定了富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战略性“进攻”计划?
其次,韩国的网络游戏、电影、图书、音像制品无不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掀起一轮又一轮消费高潮,这让我们看到,其文化服务产品从策划、包装到推广,有着全盘的计划。我们自问:我们制作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的能力有多强?能否形成配套的、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制作、推销策略?能否真正对文化服务产品进行有效的包装和推销?能否通过商业手段,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文化服务产品推销到海外市场,并赚取利润?
最后,韩国文化服务产品质高量足,致使“韩流”不断升温。相形之下,我们自己的文化服务产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满足市场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而中介公司只好卖别人的产品,这样既不用支付昂贵的研发、制作费用,也省却了投资开发新产品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还能从中稳稳获利。但是,这种局面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产领域只能停留在低水平开发制作——卖不出去——没有资金进行再生产的恶性循环之中。
以开放的态度兼容并蓄,才是正确的做法。广泛接纳域外先进文化,人们看世界的视域也会拓宽。到时候还会有什么哈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