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屈原》写于1942年1月,郭沫若在阐述他写《屈原》的意图时说:“全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
问题标题:
阅读下列材料:《屈原》写于1942年1月,郭沫若在阐述他写《屈原》的意图时说:“全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

《屈原》写于1942年1月,郭沫若在阐述他写《屈原》的意图时说:“全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时代来象征我们的时代。”

请回答:

(1)郭沫若写《屈原》是为了适应什么形势的需要?

(2)依据当时的背景说明《屈原》这部历史剧有什么现实意义?

翟改霞回答:
  答案:   解析:   (1)为适应抗战的需要(1)为适应抗战的需要。(2)作者借屈原之口说出了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怨愤,也表达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