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政治 为什么艺术美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和外化形态?
问题标题:
为什么艺术美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和外化形态?
问题描述:

为什么艺术美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和外化形态?

郭晓娟回答:
  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来源于客观世界.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这是人们共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艺术家的审美意识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同样是客观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由客观所触发、所引起的.艺术家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的物化,必须借助于客观世界中的物质材料和事物的具体可感性材料,形态才能实现.如画家离开画布、笔、颜色等可感材料,就不可能创造出绘画来;雕塑家离开了木头、泥巴、石块、铜等雕塑材料,也不可能创造出雕塑像来.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也是一种物质材料.总之,艺术家的创作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否则就无法使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物化.我们说,只存在街艺术家心中的艺术构思,不可能成为艺术.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够创造出艺术作品来.艺术形象内在美的产生,也必须以现实世界的感性事物为源泉、为材料.在构成艺术美的诸多因素中,各种物质媒介,如声音、色彩、节奏、线条、文字等.这些物质媒介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仅仅是构成艺术美形式的因素.绘画中的色彩美,雕塑中的形体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只有服从于艺术形象的内在美,它们才具有审美意义.从艺术家的创作目的看,创作可感的艺术形象,能摸得着看得见,完全是为了能让欣赏者获得愉悦、教育,具有美的享受.因而艺术形象的内在美是构成艺术美的决定性因素.而艺术形象内在美的产生,也必须以现实世界的感性事物材料、为源泉.如传统绘画为表现人的高尚品德,往往选取了梅、兰、竹、松等自然物,作为形象的材料,这样创造出能表现理想人格的、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象.如我国传统山水诗,为表现诗人特定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就以山水景物作为形象材料,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意象、意境的产生,都没有离开客观现实世界的各种可感性事物或事物的感性形象.否则,作品的艺术形象无从产生,当然也就谈不上艺术形象的美了.马克思在谈到人类生产时曾指出:“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在生产中物化自己的个性和个性特点,并在活动中享受到个人的生命表现.”这里说的虽然是一般的人类生产,但也适用于人类艺术生产.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有自我意识,即人能把自我当作艺术的对象.实际生活也告诉我们,人不仅能无时无刻地认识、改造自己所生活的客观世界,而且也不断地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艺术,既然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意识,那么它就不仅仅是对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的意识,也是对自我本身的表现.换句话说,艺术不仅是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的再现,而且是自我本身的表现.正因为如此,所以对同一客观世界的再现,由于主体因素的不同,在艺术形象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特点.如同是以荷花作为审美反映的对象,不同的画家对它的反映却因审美理想的不同,即主体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八大山人笔下的荷花,齐白石笔下的荷花与潘天寿笔下的荷花,都因主体因素的不同,审美理想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
点击显示
政治推荐
热门政治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