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天下有至乐无有哉?……人也孰能得无为哉!)中的通假字,异体字,词类活用,语序,省略有哪些?
问题标题:
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天下有至乐无有哉?……人也孰能得无为哉!)中的通假字,异体字,词类活用,语序,省略有哪些?
问题描述:

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天下有至乐无有哉?……人也孰能得无为哉!)中的通假字,异体字,词类活用,语序,省略有哪些?

刘小洲回答:
  这篇不是课本中文章,资料比较少,给你注释和译文,慢慢研究一下吧.   [原文]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1)?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2)?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3),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4),其为形也亦愚哉(5)!夫富者,苦身疾作(6),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7)!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8),其为形也亦疏矣(9)!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10),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11)!烈士为天下见善矣(12),未足以活身(13).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14).故曰:“忠谏不听(15),蹲循勿争(16).”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17);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18),径译然如将不得己(19),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20),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21).”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22).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23).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24),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25),而无从出乎(26)!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27),万物职职(28),皆从无为殖(29).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30)!   [注释]   (1)活身者:全生保身的方法.   (2)奚:何.为:作为.据:依据.避:回避.处:安处.   (3)下:卑贱.   (4)大忧以惧:大优和大惧.以,和、同.   (5)为形:保养身体.   (6)苦身:使身体劳苦.疾作:加速作事.   (7)外:追求外在之物以养身,结果反而害身.   (8)否(pǐ):恶.与善为对.   (9)疏:疏忽.   (10)惛(hūn)惛:胡涂,神识不清.   (11)远:与养身健体相距大远.   (12)烈士:殉名而死者,如儒家所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辈.   (13)活身:使生命保持长久.   (14)活人:用自己之死,换取他人之活.   (15)忠谏:以忠诚之心去匡正谏阻.   (16)蹲循:如逡巡,退却之意.   (17)子胥:伍员,字子胥,吴国大将.吴王夫差接受越王勾践求和请求,伍子青看清越国阴谋,苦谏夫差而下被听从,后被赐死.   (18)举群趣者:所有的人都奔往所乐之处.举,皆、全.趣,同趋.   (19)■(kēng)■然:坚定果敢的样子.已:止.   (20)未之乐:未乐之.世伯以为乐事,我并不以之为乐.   (21)至乐无乐,庄子认为,乐与忧共存,有乐则有优,如东与西相反而不可相无.所以乐之极至为无乐,惟无乐才能无忧,而达于至乐之境.至誉无誉:最完全的赞誉即是不赞誉.如对烈士,赞誉其杀身成仁,就包含对自身的戕害,并不算完备.而无誉则无所不包,故为至誉.   (22)无为可以定是非:按照庄子的一贯看法,是非是无从分辨和判定的.如《齐物论》讲:“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并没有同一的客观标准,是随人所命的,既然如此,就不如“莫若以明”,任万物自行去区分.这里讲无为定是非,也是“莫若以明”,任万物自定,以不定为定之意.   (23)唯无为几存:只有无为近似于至乐活身之道.几,近似.差不多.   (24)清:清虚.天无心无力,自然清虚.   (25)芒芴(hū):同恍惚.渺茫暗昧,无形无象,似有若无的一种状态.   (26)无从出:不知从何所出.   (27)象:形象.   (28)职职:繁多.   (29)殖:生殖.   (30)感叹世人不懂无为之真谛,让人效法天道无为.   [译文]   世上有没有至极之乐呢?有没有可以全生保身的方法呢?现在应当有何作为?以何为依据?回避什么?安处在哪里?趋就什么?舍弃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天下所最崇尚的,就是富有、尊贵、长寿、善名;所最喜欢的,就是身体安逸、丰足的美味佳肴、漂亮的服饰、悦目的色彩、悦耳的音乐;所卑贱的,就是贫穷、地位低下、夭折和坏名声;所苦恼的,就是身不得安逸,口不得丰厚的美味,身上穿不到美丽的服饰,眼睛看不到悦目的色彩,耳朵听不到悦耳的音乐.如果不能得到这些,就大为忧惧,这样的养身方法岂不是大愚蠢了吗!富有的人,劳苦身体加速做事,多积财富而不能尽数享用,这是求养身于外呀!高贵的人,夜以继日,思虑分辩为善去恶,这对养身不是太疏远了么!人一生下来,就与忧愁同在.长寿的人衰老得胡里胡涂,长处忧愁而不死去,何等苦恼啊!这与养生健体更离得远了!殉名之上为天下人称善,却不能使自身生命得以保存.我不知道这种善确实是善呢,还是不善呢?如果认为是善,又不能使自身存活;认为是不善,又使他人存活,所以说:“以忠诚之心去匡正谏止而不被听从,就退却而不强争.”以前伍子胥因为强谏,而身遭残害;然而不去谏争,他也不会成名.这佯说来到底还有没有善呢?现今世俗之所为与所乐,我也不知那果真是乐呢,还是不乐呢?我观察世俗之所乐,所有人都争着奔向所乐,坚定果敢的样子好象没法停止似的,而他们都以为乐,我认为没有什么可乐,也没有什么不可乐.果真有乐没有呢?我认为无为确实是可乐的,而世俗之人又认为是大苦.所以说:“最高的快乐就是无忧无乐,最完美的赞誉就是不赞誉.”天下之是非确实是不定的.虽然这样,无力却可以定是非.最高之快乐与存活自身,唯有无为差不多可以作到.请尝试讲一下:天由于无为而能清虚,地由于无为而得宁静,故而天地两者无为相合,万物都化生出来.恍惚暗昧,不知从何所出!暗昧恍惚,又没有一定形象!万物繁杂众多,都从无为生殖出来.所以说:天地是无为,又是无不为的.人谁能懂得无为之道而效法啊!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