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
问题描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隋主残暴,身死匹夫之手。”……炀帝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贞观)五年七月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食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史臣日: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谦比魏微之日。……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旧唐书·太宗本纪》
材料三 贞观十一年,上作飞山宫。……贞观二十二年,上营玉华宫,……备设太子宫、 百司,苞山络野,所费已巨亿计。
——《资治通鉴》
材料四 贞观二十二年,上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且日:“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汝……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骄惰奢纵,则一身不保。”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4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唐太宗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写作《帝范》的目的。(2分)
(4)依据上述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行,对其作简要评价。(3分)
龚楷回答:
(1)原因:存百姓,与民休息的民本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慎用刑法;善于用人、纳谏。(4分) (2)变化:大兴土木,耗费臣资。(1分) (3)目的:总结反省,告诫后世;以求长治久...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