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假如)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
问题标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假如)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假如)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之有?”高帝不怿而又渐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先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乃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皆呼万岁,号其曰《新语》。

——摘自《史记》卷97

材料二: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事愈多,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天下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而用型太极故也。

——引自《新语·无为》

材料三:尧以仁义为巢……故高而易安,动而易固;……秦以刑罪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

——引自《新语·辅政》

材料四:(董仲舒)说:“圣王之治天下也……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武王行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成康之隆囹圄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渐之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陆贾劝说汉高祖的论点和论据。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陆贾治国思想的基本观点。

(3)根据材料四,概括董仲舒的治国的基本观点。作为儒家学派的传承者,他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他倡导的儒家核心是什么?

(4)从刘邦到汉武帝,他们采取不同施政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沈学军回答:
  答案:   解析:   (1)论点:认为巩固政权和夺取政权的方法应该不一样,不能仅凭武力治天下:(1分)论据:商汤、周武王文武并用,致使统治长久;秦朝灭亡的教训是不效法先王和不行仁义。(2分)(2)无为而治,实行仁义;反对严刑峻法,主张轻刑罚;反对滥用民力。(3分)(3)立法思想是以礼义教化为主,刑事惩罚为辅(即德主刑辅),将礼和刑结合起来(即礼法并用)。(1分)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2分)(4)巩固政权,维护封建统治。(1分)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