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志同道合的朋友来相会是件很高兴的成语是什么】
问题标题:
【志同道合的朋友来相会是件很高兴的成语是什么】
问题描述:

志同道合的朋友来相会是件很高兴的成语是什么

董行健回答: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注音   yǒupéngzìyuǎnfānglái,bùyìlèhū?(出自咬文嚼字)   【解释】亦:也.乎: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快乐吗?也表示事态发展已达到极限或过甚的程度,并带有诙谐意味.   【例句】生活在城里的年轻夫妇真是不容易,紧张的工作之后回到家中,一大堆繁杂的家务又会使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30日公布了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十大差错分别是: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è.2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释义: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   现代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很开心.   一个人有了原则(将心比心)站在朋友的立场想事情(关心朋友),朋友自然就会交好,不是是很快乐吗?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