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女状元频出,女科学家却少见,原因何在?
问题描述:
女状元频出,女科学家却少见,原因何在?
林仙回答:
女科学家撞不破“玻璃天花板” 刚刚在北京闭幕的第三世界女科技工作者大会上,一位马达加斯加女科学家讲述自己科研路上遭遇不公正待遇和艰难抗争的经历时,一度哽咽失语,发言稿最终由另外一位与会者代读。在发言稿的结尾,这位女科学家许下了这样一个心愿,“我们期待更多的女人成为母亲和科学家。” 此次大会上,来自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中外学者聚集一堂,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成长障碍和困境成为热议的焦点话题。 女性参与科研的规模优势未能转为质量优势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开幕式上披露,2003年世界女性研发人员约占研发人员总数的27%。其中,非洲为29%,亚洲为15%,欧洲为32%,美国为24%。 2009年,中国女性科技人员约1437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女性数量占总数的25.7%。 遗憾的是,这种规模优势未能转化成质量优势——一边是女性参与科技的总量不断增长,女状元频出,大学校园阴盛阳衰;一边则是高层女科学家稀缺。 数据显示,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女性所占比例只有5%;“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175位首席科学家中,女性只有8人,占4.6%;“长江学者”中,女性占3.9%;而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家组成员中,没有一位女性。 女科学家遭遇“玻璃天花板”的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以世界公认的科学界最高奖项之一诺贝尔奖为例,诺奖百余年历史上,女性获奖者少之又少,迄今全球有15位女科学家,16次获得诺贝尔奖,女性占2.8%。 截至2008年的统计,在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方面,除居里夫人获得了1903年物理学奖与1911年化学奖外,只有1名女性获物理学奖,2名女性获化学奖。 家庭和政策拖住女性成才后腿,30岁成为男女分叉点
点击显示
科学推荐
热门科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