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甘肃什么时候发生过地震
问题标题:
甘肃什么时候发生过地震
问题描述:

甘肃什么时候发生过地震

龚惠兴回答:
  近百年来甘肃地震情况纪实   一、总体情况   我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省内有天水地震带、民勤地震带、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等地震带.其中天水地震带,包括临夏、天水、甘南、武都等地,自1990年之前的约100年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30余次,最大震级为7.5级;民勤地震带,东侧为贺兰山,西北侧为巴音乌拉山与雅布赖山,南侧为天景山等,本带强震活动自1952年起才有记载,截止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震惊世界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为8.5级;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区活动性最强的一条地震带,包括整个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北麓,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1932年昌马7.6级大地震和1954年山丹7.25级大地震都属于这一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山脉主体部分,1900年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25次,最大震级6.5级.   二、极强破坏性地震   1、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在甘肃海原(北纬36.5°东经105.3°)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5级大地震,震中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的干盐池附近,破坏最严重地区烈度达12度.此次地震波及13个省区,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甘肃58县都有强烈震动.据档案《甘肃静宁县大地震纪略》:“一九二0年冬十二月十六日,静宁县大地震二十分钟而止,又震动三十一次,山崩川裂,城垣尽圯,城开庐舍,倾塌殆尽”.这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据当时《陕甘地震记略》报道:“大震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睹,耳不忍闻.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待饿殍,亦将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加之,当时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救灾措施,致使灾情进一步加重.根据当时各县统计,在这次地震中共死亡23万余人.   2、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在古浪(北纬37.6°,东经102.8°)发生8级大地震,估计烈度可达十一度.古浪县城城垣房屋,绝大部分已经倒塌,平地裂为深沟,出现一长近60里,深2丈,宽2丈的灰岩裂缝,县城周围50里内变为废墟,群众伤亡3800余人,压死牲畜2.856万头;武威死亡3.54万余人,伤4.3万余人,压死牲畜22万多头,倒塌房屋40万余间,名胜古迹多为毁坏;永昌、山丹、镇番(今民勤)、平番(今永登)、高台、酒泉、金塔、敦煌、兰州、临夏等地均有程度不同的生命财产损失,河西30余万灾民,无衣无食、流离失所.   3、1932年12月25日10时04分,昌马(北纬39.7°,东经97.0°)发生7.6级地震.遭受此次地震灾害的有玉门、金塔、酒泉、鼎新、临泽、高台、张掖、敦煌、安西9县及嘉峪关、肃南地区,各县均有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并波及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据1933年5月30日《大公报》载陇西地震视查报告称:“陇西各县,年来屡次发生地震,受害甚巨……安西除震塌已经不勘之旧房数十间,死牲口约数十外,人民无伤亡.玉门昌马区房屋完全被震倒,人民死四百余名,牲口约在五百以上,其余各县损失甚大……”   4、1936年2月7日至8月1日,兰州、临洮、临夏、夏河、天水、和政、静宁、定西、平凉、西宁、康乐、礼县、成县等三、四十县连续发生地震,“轻者物摇人惊,民心恐惶,重者城壕、房屋、墙壁等多所倒塌,间有死伤.”各县县城及乡村房屋多有倒塌,伤亡人畜,受灾严重.据相关各县县志记载:兰州(2月7日)下午3时30分突发生大地震,历时1分多钟,破旧房屋多有倒坍者;康乐地震山崖崩裂,倒瓦、土、草房共1135间,土窑14座,受灾371户,死男女11人,伤35人,牲畜死亡不计其数;和政2月7日地震,全境多数墙倒屋塌,压死人民甚众.仅南乡一小区,殆30人(一说死13人);临洮四乡死人亦多;天水于8月1日下午一时半发生地震,据各区先后将损失情形造册呈报前来,计城乡压毙男女115人,受伤者31人,倒塌房屋4459间,压毙牲畜600有余……   5、1954年2月11日0时30分,在山丹县(北纬38°51′,东经101°22′)发生7.25级地震,震中烈度十度.此次地震倒塌房屋3804间,窑59孔,损坏房屋3473间,压死47人,伤332人,受灾约1500多户.   6、1990年lO月20日16时07分在天祝、景泰、古浪交界地区(北纬37°07′,东经103°37·5′)发生了一次6.2级地震.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天祝县松山乡、古浪县新堡乡和景泰县寺滩乡.破坏区域面积为814平方公里,包括景泰、天祝、古浪、永登4个县的7个乡41个村.受灾户数6205户,人口30609人;死亡2人,伤27人;经济损失为10503.3万元.   7、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在民乐、山丹间(北纬38.4°,东经101.2°)发生6.1级地震.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肃南县部分民宅和畜禽圈棚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据初步统计(截止至此年11月3日),地震共造成10人死亡,43人受伤;受灾村175个;受灾户46491户;倒塌房屋78700间;受损房屋45950间,还有34幢楼房不同程度受损;倒塌畜棚13289间;损坏桥梁47座;死伤牧畜63400头(只),直接经济损失达到7.3亿元.   三、赈灾措施   (一)民国时期的救灾措施   民国初期,甘肃救灾工作由内务司、政务厅主管.1923年4月,成立甘肃省赈济会,1930年1月,改称甘肃省赈务委员会,由民办官督性质改为官办,兼理甘肃省丰黎社仓.民国期间,甘肃救灾赈济主要有勘报灾歉、蠲免赋税、临灾赈济,丰黎义(社)仓、以工代赈等方面.   1、勘报灾歉   受灾地区由该县(市)赈务会派员履勘,县长亲自弄清灾情后整理上报;省府根据下面报来的灾情大小、危害程度,再派专员、灾区邻县县长协同灾县政府官员,并请民意机关代表、自治人员、地方公正绅士参与,联合实地复勘;于3日内写出灾歉报告,附受灾简图,提出救济措施,准备赈济,借贷粮、款、物数目等,得再次呈报省政府审议,才能放赈.譬如,馆藏甘肃省民政厅档案中,就有数量众多的民国档案,反映了地震发生后各县县长及乡绅呈报发生地震情形和灾民请求赈济的呈文.1932年昌马大地震后,省政府下发训令,“令酒泉、玉门、临泽、金塔、高台、安西、鼎新等县就地赈恤,再由民政厅派员详查救济”(见馆藏档案4-2-92卷).   2、蠲免赋税   被灾地方经勘报后,按被灾分数应行减免土地赋税.规定:凡被灾七分以上者,全部蠲免;被灾五分以上不足七分者,蠲免十分之五;被灾三分以上未满五分者,不予蠲免.根据档案记载,1927年古浪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政府下令“免甘肃通省钱、粮”.   3、临灾赈济   地震等灾情发生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