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黄土高原有什么河流?省会是什么?有什么煤炭?】
问题描述:
黄土高原有什么河流?省会是什么?有什么煤炭?
陈瑾回答:
黄土高原(英文:LoessPlateau亦作Huang-t'uKao-yuan或HuangtuGaoyuan)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海拔1500到2000.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公尺之间,最厚达150~180公尺.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
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以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平坦耕地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於水利化和机械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洩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余万吨.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绩.黄土高原地区蕴藏著丰富的煤炭、石油、铝土矿等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46个地(盟、州、市),282个县(旗、市、区).全区总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33.7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1.7万平方千米),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黄土高原
水文
陕西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主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泾河、洛河、延河、无定河及窟野河等.河水主要来源于降水,降水分布的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平原谷地少.因此,径流的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减少,山区大于原区谷地.陕西黄土高原位于大陆腹地,气候较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源短缺.全区地表水资源105.56亿立方米,人均536立方米,亩均263立方米.泾阳、富平、蒲城一带亩均不足100立方米.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因此,地表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在0.4以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汛期(7~10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70%以上,甚至集中于几场大暴雨中,形成丰水年雨涝洪灾,少水年干旱缺水.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很大.黄土丘陵沟壑区输沙模数达20000~30000吨/年·平方公里,窟野河下游最大年输沙模数在40000吨/立方千米;以上,最大含沙量高达1700千克/立方米;.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水旱灾害频繁.陕西黄土高原地表水的天然水质是良好的,大部分地区属重碳酸盐水,矿化度低,适宜于工农业用水及人畜饮用水.唯在定边西北部、芦河及大理河上游、洛河上游等地有小范围的氯化物水及硫酸盐水,矿化度大,不宜于灌溉饮用.陕西黄土高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高原北部边缘的风沙滩地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1.76亿立方米,可开采量6.43亿立方米.在广大的黄土区及丘陵山区地下水非常贫乏.城市工业排放大量的污水、废水,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地表水源及地下水源污染日趋严重.延河及渭河某些河段的水质变坏,生物绝迹,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源、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编辑本段地貌类型
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黄土高原
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墚,称为“墚”地.如果墚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墚”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墚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集中且雨量大,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潼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
点击显示
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