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是谁说的?
问题标题: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是谁说的?
问题描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是谁说的?

吉利久回答:
  司马迁《史记》中《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创,也不是“渔父”首创.   沧浪歌: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沧浪歌》并不单单是“劝人出世避祸,独善其身”的,而是强调人不仅要刚直进取,也要有豁达的心胸.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   而沧浪歌的前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则很明显是劝人积极进取的,“水清”是喻治世,而“濯我缨”,缨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了.“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附《渔父》:   《渔父》---屈原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而至于斯?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   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糠而啜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   不复与言.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