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孔子春秋成而鬼神泣,是何故呢史记就有很多主观的东西,春秋也是如此!一般史书只是个素材而已,或者还无端被统治阶级涂抹了许多色彩,唯有代表正面舆论的东西能够深入人心,】
问题描述:
孔子春秋成而鬼神泣,是何故呢
史记就有很多主观的东西,春秋也是如此!一般史书只是个素材而已,或者还无端被统治阶级涂抹了许多色彩,唯有代表正面舆论的东西能够深入人心,
陈依桂回答:
春秋是鲁国史书的总称,被孔子编纂过后,成《春秋》一书,约18000字.孔子在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评述、褒贬,有些人可能看了不舒服,故有此说.应该说作用是被明显夸大了,一部不春秋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历史就是历史,秉笔直书而已,过多地掺杂个人或者统治者的利益,史书就不那么可信了.君不见,中国历史上的迷局实在是太多了,自古而今.
程义民回答:
如果當時孔子在世,或者就在現在在世,他會怎樣評價曹操呢?以及像曹操這樣富有爭議的“偉人”??
陈依桂回答:
能像司马迁那样比较客观地修史,成一家之言是很不容易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说是角度不同观点就不同。别说是雄才大略的曹操,就算是声名狼藉的王莽,自古以来就有完全不同的评价。有争议是自然的,只是我们不要过于偏激。
其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