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⑥火柴.探究活动中
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填序号);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___;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换法”);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5)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___.
沈永良回答: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故用2mm厚的茶色玻璃.
(2)探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说明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3)点燃蜡烛A,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的一侧,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眼睛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只能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
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便于得到物像大小关系,这种代替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4)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由此说明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可靠性,所以应改变A蜡烛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
故答案为:(1)①;(2)像与物体大小相同;(3)A;等效替代法;(4)不能;(5)没有多次测量.
点击显示
物理推荐
热门物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