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___.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2)用改正后的装置】
问题描述: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 | 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 |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 |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ⅱ.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它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___.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
③将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安维廉回答:
(1)装置A制备氯气,装置连接后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一:关闭活塞a,打开止水夹b,将长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有水进入导管,则气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关闭止水夹b,打开活塞a,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方法一:关闭活塞a,打开止水夹b,将长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有水进入导管,则气密性良好.
或:方法二:关闭止水夹b,打开活塞a,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②由于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要用碱液吸收尾气,实验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D装置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据此得出氯气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说明氯气和溴离子未反应,氯气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亚铁离子还原性大于溴离子,所以溴单质氧化性大于铁离子,则氧化性强弱顺序是Cl2>Br2>Fe3+,
故答案为:Cl2>Br2>Fe3+;
(3)①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使Fe3++3SCN-⇌Fe(SCN)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褪色,
为检验其褪色原因,检验方法为: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上述推测合理;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上述推测合理,
故答案为: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使Fe3++3SCN-⇌Fe(SCN)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褪色;
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上述推测合理;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上述推测合理;
②过量的氯气和溴反应生成氯化溴,氯化溴不稳定,易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溴酸,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次溴酸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次溴酸银易溶于水,所以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
故答案为:BrCl+H2O=HBrO+HCl反应产生Cl-,没有Br-生成,由于AgBrO易溶于水,加入AgNO3溶液,只能生成AgCl沉淀;
③将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BrCl的氧化性比Br2强,能与KI反应得到KCl、KBr及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l+2KI=KCl+KBr+I2,
故答案为:BrCl+2KI=KCl+KBr+I2.
点击显示
化学推荐
热门化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