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②久而益敬 | ___ |
③尝为邺令 | ___ |
④周公不师孔子 | ___ |
B、是吾剑之所从坠也 | |
C、物外之趣 | D、驱之别院 |
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指出陈元方答语“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巧妙之处。
吕世战回答:
(1)①译为:远近的人都称赞他.称,称赞. ②译为: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益,更加. ③译为:曾当过邺县县令.尝,曾经.④译为:孔子也不效法周公.师,学习,仿效.
(2)例句,之,代词,代陈元方.A动词,到.B主谓之间,取独.C结构助词,的.D代词.
(3)①绥之以德,用德行去安抚他;抚之以仁,用仁慈去体恤.译为: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
②若,像;此,这样;惑,糊涂.译为: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4)他能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应对,更加体现了他的机智,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答案:
(1)①称赞 ②更加 ③曾经④学习,仿效
(2)D
(3)①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
②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