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醒心亭记(节选)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③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④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⑤《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⑥,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⑦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注】①作州:指欧阳修担任滁州知州。②直:径直。③即:到。④即:根据。⑤韩子退之:指韩愈,字退之。⑥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⑦夷狄:边远地区。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其 可 谓 善 取 乐 于 山 泉 之 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②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 | ___ |
③旷野之无穷 | ___ |
④一山之隅 | ___ |
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4)在本文的第②段中,能与《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相呼应的语句是:“___”。
(5)根据文章内容和下文的链接材料,说说你对欧阳公为人做官的看法。
【链接材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刘宇华回答:
(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句子翻译为“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句子停顿为: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泉水的旁边.涯:水边,边上.
②所以根据这样的事为它取名“醒心亭”.名:命名.
③空旷的原野无穷无尽.穷:尽.
④一座山的角落.隅:角落.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洒然:吃惊的样子;久:久留.句子翻译为: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忽然)醒来,甚至久留而忘了回去.
(4)本题是对文章结构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解答即可.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5)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结合所给的句子,来分析人物.
提示:为人,欧阳修是一个与民同乐、豪放洒脱的人;为官,欧阳修是一个远在“江湖”忧其君(忧国忧民)的好官.
答案:
(1)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2)水边,边上;命名;尽;角落.
(3)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忽然)醒来,甚至久留而忘了回去.
(4)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5)提示:为人,欧阳修是一个与民同乐、豪放洒脱的人;为官,欧阳修是一个远在“江湖”忧其君(忧国忧民)的好官.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