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历史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
问题标题: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
问题描述: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竟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施化吉回答:
  (1)进士科考诗赋或对策,比明经难,当时能考中进士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所以考中进士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2)唐代科举取士主要是通过考试,通过对经典的熟悉、作诗、对策来取士;而中世纪的英国,主要是以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官员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标准   (3)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套正规正式的制度来保证官员的选用,从而能确保他们的利益,而不是通过与权贵、长官的私人感情上位,这样的官员更多的代表了与之关系亲密权贵、长官的利益,与资产阶级利益不符.另外,通过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科技与文化,也为官员的选用提供了依据和方式   (4)有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利于选取更多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