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草莓为ZW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是ZZ。野生型草莓叶窄。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几株雌株阔叶和雄株阔叶草莓(突变型)。】
问题描述:
草莓为ZW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
是ZZ。野生型草莓叶窄。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几株雌株阔叶和雄株阔叶草莓
(突变型)。
⑴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植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是具有多倍体植株特点的缘故。请设计
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否为染色体加倍所致?
⑵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
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⑶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Z染色
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⑷若已经证实控制叶宽窄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还是
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亲本若干,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并说出作出判断的理
由。
孙永进回答:
(1)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显微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则属染色体加倍所致;否则不是。(4分)
(2)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草莓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4分)
(3)选用多对野生型雄性植株与突变型雌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雌株,突变型全为雄株,则这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5分)
(4)宽叶×窄叶→F1(雌、雄杂交)→F2;若F2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说明该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否则,就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5分)
点击显示
生物推荐
热门生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