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理解·运用
记忆、理解和运用是学习过程中的三个环节。
记忆,无疑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学习是为了求知,求知当然需要记忆。我国封建时代的私塾里的学生就讲究背诵。但是,记忆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只读书和背诵,最后的结果是图书馆搬家。有个故事,讲一个秀才去赶考,坐在船上看书,看完一页撕一页,然后扔到河里。书看完了,也撕完了。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只看一遍就记住了,还留着书有什么用。()并不一定。他可能记住了书本上的知识,但记住一种知识与真正掌握一种知识是根本不同的。
理解是学习的第二环节。这一环节使学习过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读书和记忆阶段是未曾发生的。当人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时,就碰到了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矛盾和融合。理解的过程不仅知识量增加,而且还因新知识对旧知识的改造、融合、同化而形成了知识结构的变化,从而使我们的知识水平进到更高的阶段。
人们的理解力与知识和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很大关系。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往往有较强的理解力。
运用是学习的第三环节,也是学习的实践阶段。运用既是理解过程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是对理解过程中所取得的知识是否真正掌握的检验。
①学习过程的三个环节彼此递进,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这三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又最难达到,同时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③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人们往往只重视读和说而忽视了理解。④为什么有些读书很多的人,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教条主义的毛病呢?⑤这当然不能归结为书读得多,而在于理解的差。
把学习分为三个环节只是理论的抽象。实际上,这三个环节是互相渗透的。表现为,在读书阶段就有理解参与其中,而在理解中也就加深了记忆。所谓理解性记忆就是这两个环节不断互相作用的综合产物。古人有很多论述,讲了记忆、理解二者互相依赖的辩证关系。而运用过程不仅要以前两个阶段为基础,而又是巩固三个环节成果的最好方法。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巩固。
1.第二段用“图书馆搬家”作比喻,指的是学习时________(答案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句子插入第二段括号内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秀才是不是记住了他所学的东西呢?
B.这位秀才是不是掌握了他所学的东西呢?
C.这位秀才已经记住了他所学的东西。
D.这位秀才已经掌握了他所学的东西。
3.第六段中说“这三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又最难达到”。通观第三、第四段,参照对“最难达到”的原因的归纳,分点概述(可稍加改造和组织)“很重要的意义”在文中所指的内容________(答案不超过12个字)。
“最难达到”的原因为:(1)碰到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矛盾和融合。(2)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丰富程度有很大关系。“很重要的意义”在文中所指的内容是
4.第六段由五句话组成,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列句子的序号中标出。
①②③④⑤
5.第七段说“古人有很多论述,讲了记忆、理解二者互相依赖的辩证关系”。下列摘引的古人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说明“二者互相依赖的辩证关系”的几项是
[]
A.熟读而精思。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E.学然后知不足。
F.温故而知新。
6.下列对第七段中“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实际含义及作用的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说明运用要以记忆、理解为基础;总结全文,引出论点。
B.强调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巩固;以事喻理,生动形象。
C.说明运用要以记忆、理解为基础;以事喻理,生动形象。
D.强调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巩固;总结全文,引出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