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________——漫话物候文/胡启山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候鸟春秋迁飞,蛇蛙冬前蛰伏,百花深秋凋谢,腊梅傲雪迎春”……这些古今诗话,生
问题标题:
________——漫话物候文/胡启山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候鸟春秋迁飞,蛇蛙冬前蛰伏,百花深秋凋谢,腊梅傲雪迎春”……这些古今诗话,生
问题描述:

________

——漫话物候

文/胡启山

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候鸟春秋迁飞,蛇蛙冬前蛰伏,百花深秋凋谢,腊梅傲雪迎春”……这些古今诗话,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生长、发育、活动的规律。反过来,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活动,也可成为季节时令的标志。有些自然现象,如初霜、终霜、始雪等也与季节、气候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物候。

②文献记载,我国特有24节及72候,就是以物候为基础的。“候”就是气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节气),六气为时(季),四时为岁(年)。每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72候可以说是古代的“物候历”。老农铭记的“谚语”如“二月艾发芽,三月韭长叶”、“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放,清明桐花、麦花、柳絮开”,就是对古代原始“物候历”的继承。

③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动物候应是从动物的蛰眠、复苏、交配、繁殖、换羽、迁徙的过程来反映节气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中这一名句,就是对动物候应的写照。“布谷枝头叫,种谷时节到”,就是通过动物的啼鸣,向人们告知农时。植物候应是以植物的萌芽、发叶、生枝、开花、结果、落叶的规律来反映季节变化。“花开花落”、“一岁一枯荣”,就是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兴衰的显著的特征。“春季桃花一片红,夏季荷花满池中,秋季梨果压弯树,冬季寒梅伴老松”,又是大自然造化的四季美景。“木瓜开花,点豆种瓜”,则是向人们报告农时信息。自然现象候应又称非生物候应,是以霜降雪飘、水冻冰化、风云变幻等来反映节气的。“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棹舶风”,苏东坡把梅雨与风并提,指的是春末时节,夏季南风开始活跃,雨带则向北推进,江南雨势逐渐减弱的现象,揭示了江南春末夏初“雨渐断,风欲来”的道理。“伏天有雨,仓里有谷”、“棉怕深秋花中雨,麦怕初夏干热风”等农谚精辟地总结了非生物候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④物候因地区不同而异。例如桃花在南京3月下旬已吐蕾竞放,在北京则要到4月下旬才花开满枝。物候还受到地势的影响。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就是说你若从春光早逝的平川,登上高山,就会使你觉得又回到了春天的怀抱。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要降低0.5℃~0.6℃。由于平川与高山气候的差别,人们在制订秋播计划时,就有“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地”等策略。

⑤草木知时节,鸟鸣报农时。可见,认真地研究当地的物候现象,用以指示农时,预报天气,指导农业生产,不失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选自《自然与科学》)

1.《大自然的语言》和上文都是介绍有关物候知识的文章。两篇文章各侧重介绍了什么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文章,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物候”下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的语言》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其中“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一段使用了________这一说明方法,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上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4.《大自然的语言》与上文分别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题目吸引人,让我们仿佛聆听到了自然的叮咛。试从上文中找出一个语句做本文的标题,以收到异曲同工之妙。

寇传乾回答:
  答案:解析:1.两篇文章除了都介绍了什么是物候、物候现象与农业的关系外,《大自然的语言》侧重介绍了影响物候现象的原因,选文则重点介绍候应的种类。2.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活动和一些自...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