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改革开放60年来,我们吃的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帮帮忙啊,急用
问题描述:
改革开放60年来,我们吃的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帮帮忙啊,急用
耿峰回答:
60年来"吃"的历史变化佛曰:"一花一世界."我们也可以讲:"粒米见天堂."不管什么年代,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饭桌.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只有吃好了,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和谐生活.当然,在不同的年代里,人们饭桌上的食物也在与时俱进,总有新的变化.1949年--1979年解放初期,求大于供,粮食定量,成人28斤,重体力32斤,学生,儿童更少,买布有布票,除了绸缎,棉布,没有其他面料,油每人半斤,没有任何电器,学生书本费2、5元,学杂费2、5,有一部分家庭都交不起,因为,那时没有计划生育,孩子多,挣钱的少,不少家庭都靠借钱过日子,贫富差别不大,没有太有钱的,孩子玩的也很少,都是自己做,要说的太多,因为各个方面,不知你要了解哪方面,基本上就是这样,上边两位绝不是那个时代的人,要说惨,那是59年至61年三年自然灾害,不要说一毛钱买10个鸡蛋,关键是没东西,农村饿死的多了.1955-1956年,活鸭0.28元/斤,活鸡0.32元/斤,一分钱一个鸡蛋,结婚酒席5元/桌.可惜,一搞大跃进,那物价也就跟着坐了火箭,活鸡鸭与猪肉都上30多元/斤以上.50年代末,“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席卷中国,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中国人民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也叫“三年困难时期”。鉴于农村严重缺粮的紧张形势,1960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降低口粮标准,“同时,大搞瓜菜,大搞副食品,大搞代食品和代用品”,正式提出了“低标准、瓜菜代”(“代”即代食品)的要求。11月14日,党中央发出紧急指示,要求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的群众运动,以渡困难。所谓代食品,是指人们用于充饥,但在正常年成不作为食品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化学合成物等。在粮食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采集和生产各种代食品,不失为一种动员群众渡过难关的办法。不过,许多代食品,几乎没有什么营养可言,仍难以遏止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的发生。特需供应和高价商品1960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各地政府对部分特需人员的副食品供应,都给予了特殊照顾。比如对运动员,凡是达到国家“运动健将”一级水平的,在京比赛期间,每位每天供应鲜肉4两。据考,当时享有这一待遇者仅两位:陈镜开(举重)、穆祥雄(游泳)。1979年--1989年最初的10年,是票据的年代.无论衣食住行,人们都离不开票据.那时,人们手中的票据可谓五花八门,买衣服,要用布票,买粮油,要用,并到专门定点的门市部排队购买.那个年代,大概人们都有如此记忆:买粮买油是件苦活,不是因为扛着米袋子的时间无比漫长.由于食品/物资匮乏,供应时间仅有几天,每逢年岁末或假日前夕,街道上到处都是噪杂拥挤/排着长队购物的"长蛇阵",蜿蜒曲折,蔚为壮观.人们对于那个年代的回忆总是甜蜜中交织着苦涩.吃鸡蛋要用粮票换,过年时候才会供应香油,去市场上选肉,主妇们都专爱挑肥的,为的是回家能再榨点猪油改善伙食.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副食品供应逐渐充足了,市场上有时也卖些不要票证也能买的猪肉.那种吃不好的状况已大有改善.1987年,餐饮业发生了一件大事,肯德基登陆北京城.1989年--199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餐桌也悄然改变.进入90年代,市场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很多家庭开始随吃随买.到了90年代中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进餐馆尝尝鲜终于不再遥不可及----有了什么喜事,到饭店摆一桌,不仅有面子,还挺省事.90年代,开始时兴自助餐,当时的老百姓下饭馆要的,还是个经济实惠.再往后,餐饮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鲍鱼/海参/鱼翅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纷纷进军国内市场.这个时代,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可吃着吃着,大家还慢慢品出点道道来,整天大鱼大肉,许多疾病都找上门来,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肥胖症病例持续攀升,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衣食富足的人们开始大规模地锻炼身体/减肥保持健康.1999年--2009年别看市场里什么都不缺,可人的口味是越来越挑剔------现在讲的是要吃好/吃出文化和健康:一日三餐要讲究营养搭配;肥肉最好少吃;多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鸡蛋一天不要超过一个;早晚吃点水果可抗衰老......这是21世纪,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如今,吃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以前,吃是为了生存.而现在,吃,是为了生活.
点击显示
其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