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在陕北的米脂县境内,有个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60年代起,人们创造性地开始对每一座山采取生物措施:
问题描述:
在陕北的米脂县境内,有个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60年代起,人们创造性地开始对每一座山采取生物措施:山顶植松树,沟岔栽材林,阳坡栽杨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树。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高西沟已经变得山清水秀。根据材料及图6-3-10回答9〜10题。
9.信天游中所唱的“肥土”最终流入().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10.当地人科学挽救高西沟的措施有()
①人口迁移②山顶植松树,沟岔栽材林③阳坡栽
杨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树④退林还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马起跃回答:
9.A10.B9.A10.B解析:第9题,由图可以看出,高西沟位于黄河流域,所以“肥土”最终流入黄河。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高西沟人们治理当地环境的生物措施是“山顶植松树,沟i栽材林,阳坡栽杨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树”。从材料中看不出人口迁移措施;退林还耕会加剧水土流失。
点击显示
地理推荐
热门地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