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语文预习的时候应该预习哪些方面?
问题描述:
语文预习的时候应该预习哪些方面?
汪胜前回答:
一、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意义和作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而实际上,预习应该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预先学习以预备学习为目标,预备学习以预先学习为基础.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况且课堂上还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显得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中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好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控制,保持智力活动的恒常性,而且会使人受益终生.
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预习的任务及方法
1、阅读.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均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是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的.这样,我们就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这就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理解.而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阅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就不同了,在作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就必须线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2、查阅.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例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句话,“似乎”与“确凿”两个词意思相反,用在一起看似矛盾,而在这里,作者将它们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搞不清楚,可以在句子的下面用直线划出来,再打上问号,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你就可带着问题听,就会理解得更透彻些.再比如“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行道树》张晓风)这个句子,句中的“堕落”一词如果没有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就应该通过工具书去理解它的原义及引伸义等,阅读时可结合上下语境进行理解,再不能理解的话上课时就应有所侧重地听老师讲解,
3、思考.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并做必要的眉批.同时也可以将你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以《最后一课》为例:可以把描写韩麦尔老师的语句、表情、动作、服饰的句子,和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划出来,有的可以打上重点符号,并在书旁注上自己的评点.再如《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的拟人化的描绘语句十分有特色,预习时就可以将其划出来,特别是一些关键的、生动的词语.这样,在自己的赏析下,再经老师课上的点拨,领会就更快了,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应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在进行预习思考时定要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如在预习说明文时,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归纳出作者是抓住事物(事理)的哪个主要特征进行细致说明的,在这说明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的表述中起到个什么样的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做笔记.在前面阅读、查阅、思考的三个环节中做好笔记.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做预习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那么怎么做预习笔记呢?比如预习《社戏》一文,看预习提示及注释时,可把与作者相关的内容按名(作家姓名),时(出生时间),地(出生地点),评(对作家的评价),作(选自哪部作品)归纳出来.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