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2013•滨州一模)滨州市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湿地.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
问题描述:
(2013•滨州一模)滨州市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湿地.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实验区 | 海蓬子 | 互花米草 | 47 | 20 | 14只/m2 | 2.3只/m2 |
对照区 | 海蓬子 | 海蓬子 | 47 | 40 | 13只/m2 | 11只/m2 |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法.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
(3)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______
②若鸟的食物由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一.(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的作用.
(4)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李伟宏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对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用样方法,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①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网(链)进行.
②如果按照原来食物的2/3来源于互花米草,1/3来源于植食性昆虫,按传递效率20%计算,鸟增重1克需要35/3克,如改为各占1/2,鸟增重1克需要15克,35/3÷15=7/9.
③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4)根据题意“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实验区中,即互花米草群落中昆虫的种群密度减少,鸟类食物减少,达不到目的.
故答案为:(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样方法 速度和方向
(3)①有机物 ②7/9 ③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否 因为与海蓬子群落相比,互花米草群落中昆虫的种群密度减少,鸟类食物减少,但不到“种青引鸟”的目的
点击显示
科学推荐
热门科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