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义以生利,】
问题描述:
义以生利,
蔡景回答:
是说人们如果都按照义的要求行事,相互之间关系协调,社会稳定,则每个人都能得到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应的一份利益
“义以生利”之说首见于《国语·晋语一》:“义以生利,利以丰民.”《易·乾传·文言》中有“利者,义之和也”的话,是说人们如果都按照义的要求行事,相互之间关系协调,社会稳定,则每个人都能得到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应的一份利益.孔子也说过“义以生利”(《左传·成公二年》)的话.类似的观点还有“义者,利之足也”,“废义则利不立”(《国语.晋语二》);“德义,利之本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北宋程颐说得更明白:“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四书集注·孟子‘梁惠王上》)南宋朱熹则将义利说成是一件事的头和尾:
“义利,只是个头尾.君子之于事,见得是合如此处,处得其宜,则自无不利矣.但只是理会个义,却不曾理会下面一截利.”(《朱子四书语类》卷一四
《君子喻于义章》).近代思想家严复也认为:“两利为真利”、“两利为利,独利必不利.”(《天演论》论十六《群治》案语)梁启超则进一步指出:“善能利
己者,必先利其群,而后己之利亦从进焉.”(《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