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所提出】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所提出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材料二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个建议实施后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教育部就11位全国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3)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
材料四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当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国家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他还主张以法治国。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韩非子的哪些主张对我国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试着谈一谈,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明星回答:
(1)根据材料中“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的信息可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应用到政治层面则是为政以德.秦始皇崇尚法家思想,因而大力打击儒家学说,“焚书坑儒”.汉武帝时期则因思想大一统的需要,推崇儒家学说,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依据所学可以知道,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就实现了西汉王朝思想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研习儒学风气兴起;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但是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多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4)根据材料中“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等信息可知,韩非子所主张的改革的观点以及依法治国的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民主法制建设中颁布了诸多新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为开放题,主要从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仁;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实现了思想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了大一统格局;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研习儒学风气兴起;儒学逐渐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答出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也可)
(4)主张改革和法制;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