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称。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1)】
问题描述: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称。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1)文中马克思提到的“一个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是指哪个国家?
(2)请结合教材23课,说出这个大帝国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而使自己“人为隔绝于世界”这种政策给这个大帝国带来了怎样的恶果?
(3)这个大帝国最后在近代的哪场“殊死决斗中”被打败?
任新回答:
(1)根据材料“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于世,安于现状”“隔绝于世界”等字眼可以判断,材料中国的“帝国”是指我国的清朝前期,因为当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自己“隔绝于世界”.
(2)当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同时造成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最终导致近代面临着被侵略的危机出现.
(3)根据材料“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个大帝国最后在近代鸦片战争“殊死决斗中”被打败.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现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故答案为:
(1)清帝国.
(2)清朝在和西方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一定程度上有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3)鸦片战争.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